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倡导"仁者爱人","仁"为一切道德的核心,以德育德;其中学文、修行、存忠、立信、克己、力行、忠恕、内省等德育思想,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德育思想非常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认为只有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德育思想进行转化,内化于心,才能实现知行合一。基于此,探讨孔子德育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志愿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指标,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观念,切实提升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能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价值认同是主体在认知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要在加强学生志愿意识的认知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内化与转变。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是德育工作的本质特点,德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把学生的道德认知由"知"向"行"转化。德育工作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加强课堂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知、感悟。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从而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没有实践,就没有德育。实践是德育中的重要一环。要使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转变为行为的指针,一个主要条件是通过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之间存在许多矛盾,知与行是主要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也主要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一个学生从道理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可是在课内外、校内外经常违纪,发生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这就要加强实践训练。先从课堂纪律抓起,再到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然后才能遵守校外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逐渐形成法纪观念。让他在自身的实践中,把认知转化为  相似文献   

5.
德育要从小做起,只有在认知方式还没有彻底成型的幼儿阶段及时渗透并加于强化,才能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路线。因此,教师应强化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核心价值观引入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云超 《江苏高教》2015,(2):135-1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核,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未来中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高度。只有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着力点,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从"知、情、意、行"四点入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自信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7.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外化于行,一定要在增强人们对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应把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8.
孙玉林 《教师博览》2023,(15):93-94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而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付诸实践。衡量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标志,就是内在的观念与外在的行为相统一。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定要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认,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评价,从而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中职德育课程是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德育教学,需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提升教师素质,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意味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需要经过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以及实践践行这三个阶段。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存在着整体认知的不全面性,情感认同的不稳定性和知信行的不一致性三方面问题。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一是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激发大学生情感动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三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理和行,明理是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直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构成的完整系统。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意发挥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振鹏 《天津教育》2021,(9):171-172
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认知观念,使其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远大志向与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与进行的重要使命之一。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榜样;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盛 《青海教育》2021,(1):44-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不仅能丰富德育内容,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但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在小学阶段渗透,可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文明""诚信""友善"这三个方面入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重在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青少年大学生的传承作用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实践主体,只有大力普及群众性的实践活动,着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利益需求,逐步建立长期性的实践机制,实现从理论认知到观念的内化,并最终升华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6.
包丽 《华章》2010,(19)
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现代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坚定文化自信,首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面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冲突,必须在“守”与“变”、“中”与“西”、“知”与“行”中准确把握其价值意蕴和辩证关系,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由理论倡导向现实培育转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培育,而在实践中又要不断面对各种具体的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到实处.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意识、观念怎样正确反映当下的社会存在,怎样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主导与多样的统一,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小学德育是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弓丨导广大中小学生将核心价 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的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理论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在每个民族成员中生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生存信念、成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包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并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才能完成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知转化为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和内容要求融入到社会教育方法中、体现在制度建设中,才能确保个体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