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追求效益、效率、结果与质量等复合目标,而且与报告、评估等实施方式紧密相连。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产生、发展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因素的压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在实施过程中,质量保障与质量改进这两种不同的政策和目标都应当在问责制中得到体现,并且注意发挥平衡原则以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问责制:内涵、缘起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追求效益、效率、结果与质量等复合目标,而且与报告、评估等实施方式紧密相连。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产生、发展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因素的压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在实施过程中,质量保障与质量改进这两种不同的政策和目标都应当在问责制中得到体现,并且注意发挥平衡原则以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蕴含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要求与部署。文章追溯了共同富裕的理论缘起,阐释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强调了全民与全面富裕、物质与精神富裕、渐进取径与共建指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体验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心智体验是指人的心理、智力以及精神和情感(包括情绪)发展和活动的感受的总和。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阶段,青少年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人如果在这个时期通过学习、阅读而得到心智体验,那么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就处在活跃的状态,这将能够帮助他真正开启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使人一辈子受益无穷。心智体验的前提和要素是以感性活动作基础的感受、感知。因此,在阅读、鉴赏、接受中,心智体验是最基本的前提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侧重用了“…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缘起、内涵及构成要素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其强大的鼓励性和生命力迅速为人们所接纳,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重要的在于澄清理论问题:首先,明确当今素质教育获得广泛赞誉的奥秘并不是基于其实践优势,而是基  相似文献   

6.
语文实践是指人自觉能动地在一定的语言运用规范的制约和制导下展开的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听说读写活动.实践目的的自为性、实践要素的同一性,实践过程的整合性和个性化、实践时空的广泛性、实践方式的规范性是学习取向的语文实践的显著特征.从组织形式的角度看,语文实践可以分为“示导-练习”型、“自主-练习”型、“合作-互动”型、“问题-探究”型、“体验-感悟”型五个基本类别,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设计方法.语文实践设计应遵循规范化、生态化、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因应教学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大学和学校相互革新、民主社会建设的诉求,新兴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教育理论在院校协作的背景下悄然兴起.专业学习共同体指称院校双方为加强学生学习而协同工作,创造并共享学习机会与成果,维持并促进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思维方式、具身学习文化建设、形成领导学习团队、开展协作学习是其健康运行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不断重视,随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祖国语文教育事业第一线的践行者,作为给小学生传道解惑的心灵点灯人,如何在充分重视小语教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使语文课产生有益于学生心智的新效果,是摆在我们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论,顾名思义,是以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理论或学问。相对来讲,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的教学论,是宏观层面的,其职能是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是中观层面的,其职能是研究语文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笔者在此所谈的课时课程教学论,是微观层面的,其职能是研究基于中学语文教师每一个课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微观层面的课时课程教学论,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  相似文献   

10.
心智图又称脑图、思维地图,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人托尼·博赞提出。心智图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职校学生中推行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其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品质,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教师面临的教学和管理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心智化能力。这一能力也构成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素养。本文在梳理心智化概念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出教师心智化的内涵,即教师基于和学生、家长交往的先前经历和行为模式,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调整人际交往的心理过程。同时,介绍并分析了教师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侵入性、过度活跃、破坏性或具体化等伪心智化和非心智化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师心智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包括提升镜映能力、反思能力、学会正念教学以及加强情绪调节能力、提高抗压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之下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热议的话题。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做到对知识真正地深度理解,即学生通过学习能解释、内化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知识。以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为例,就指向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进行实践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生态持续恶化,要努力构建以“整体论生态观”为基本遵循的生态美育模式,激发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维系二者关系之美。本文提出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打造实践典型以及推动教育生活化等举措,形成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发力态势,打造系统全面、协同联动的生态美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在正面教学、正规教学、有计划教学大行其道的当下,侧面教学、非正规教学、无意识教学易被人所忽略,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又确实存在,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提出侧面教学,是因为正规教学存在局限性,而侧面教学潜力巨大,不为一般人所注意,且侧面教学与正规教学本是一个整体.侧面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境遇性、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倾向;侧面教学具有即兴教学、个别交流、心灵对话的特点.侧面教学的实质在于: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投射,是对学生沉睡心灵的唤醒,是正规教学质的飞跃的催化剂.侧面教学不是正规教学的对立面,侧面教学并非随意教学,侧面教学不等于非制度化教育,侧面教学不等于非课堂教学,侧面教学不等于课外辅导,从事侧面教学的并非都是正规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的带动下大范围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吸引力不足等诸多弊端。破解这些问题,教师培训需要“精准施训”,具体包括尊重教师成长规律、制定和遵循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加强培训机构精准施训能力建设、精准培训管理、精确培训评价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循证教学指遵循证据的教学,是将最佳研究证据、专业智慧、学生特征等三者有机整合进行教学决策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为一种证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被视为教育实践科学化和实施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具有教学有效性、多方参与性、证据最佳性、双向互动性和系统动态性等五个主要特征。为了加快教育实践的循证转向、促进循证教学健康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强化循证意识和文化保障、提供获取最佳证据的支撑、提升循证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发挥信息技术环境的条件优势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注重教学研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究的教学活动。其特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等方面,而教师拥有勤于反思并乐于实践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探究的品质及把探究与合作作为职业规范的学校文化是其得以实践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缘起于其改良社会落后观念的驱使、职业教育实践的启迪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蕴含着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工学结合,注重实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敬业乐群,赤诚爱国等思想。其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着积极的现代价值: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坚持"能力导向",提升教学质量;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教学质量内部治理;以立德树人为任务,坚持"德技并举",引领教学新航向。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价在美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核心和重要的概念。决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了什么的学生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人生记录,成为社会各界评判高等教育质量和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美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院校的教育效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经构建起包括院校、专业和课程等多个层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因此,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可以成为分析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于建构主义的很多片面理解与误读仍然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这对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诸多影响和障碍。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去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挖掘是对建构主义思想形成更加深刻和正确理解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径。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产生于经验主义向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过程之中,并通过调和理性与经验而得以产生;其核,心内涵体现在认识结构的确立、自由精神的彰显、理性认识的不可能性以及有价值知识的辨析等四个方面。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表明:建构主义应定位为认识论而非本体论;人不能超越自身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是有方向性和标准性的;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实践方法的标签,而是一种指向人的深层认识及其机制的理论解析,更是一种判断各种流变不居的教学实践方法的价值准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