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将朗读分为四个层面:初读,感知画面;品读,感受语言;细读,感悟意境;赏读,激发创作热情;阐述朗读在散文教学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朱熹《论读书诗》中道:"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思量。"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即咀嚼回味,慢慢地品味诗的悠长韵味。诗歌语言大都含蓄隽永,用字内涵丰美,要对诗歌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出其中的意趣。因此涵泳是鉴赏诗歌的基础。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艺术空间大,读者必须抓住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去创造形象(意境),因此诗歌的教学与叙述类作品不同,  相似文献   

3.
武昌7月23日8时30分气象预报温度41℃初升的巨阳,经过一个星夜的喘息,仿佛聚集了更大的热力,一大早,把整个江城照耀得焦躁无比。藏身桂子山的华中师大文学院办公楼,青墙绿瓦,碧树掩  相似文献   

4.
阅读让我们往来穿梭于古今,纵横驰骋于未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阅读也有益于写作,因为写作要想左右逢源,倚马可待,就不可不读。所以,教师在语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引领学生读书,深入地读,仔细地读,读书切忌在  相似文献   

5.
阅读让我们往来穿梭于古今,纵横驰骋于未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阅读也有益于写作,因为写作要想左右逢源,倚马可待,就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6.
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作为音乐鉴赏教学引入这一思想有非常意义,“涵泳”,意为沉浸水中潜行。用于读书,指全身心投入书中境界:或默读静思,品味鉴赏;或高声诵读,以声传情。而音乐鉴赏中聆听音乐更是如此,音乐欣赏的“涵泳”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倾听、模仿、接触我们周围的语言。语文的学习,是一门终生必修课,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纵观语文试卷,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较低,一般维持在9-11分、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是很多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所以得分率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差.而在于答题时,往往不知出题者的意图在哪里.答题角度不明晰。  相似文献   

9.
陈友英 《学周刊C版》2019,(7):139-139
配读训练意在有效融合课内外资源,优化与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其基本形式是采取"1"加"X"的方法。配读训练将教师的阅读指导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得到更多、更高效的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中小学电教》2010,(2):117-117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都对文言文教学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由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释义型到识记背诵的积累型,再到感悟审美型,人们不断地  相似文献   

11.
12.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正视学生的独特性。对学生少作限制,让他们充分地自主阅读,给他们思考和表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气氛沉闷,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收效甚微.一直沿袭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愿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教师们认为高中生理解和自学能力强,没有必要进行朗读教学,朗读是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高中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优化朗读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朗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基于此,阐述高中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能否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县区中国小学校长正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其来源主要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来源主要包括经费、人事、升学压力、生源等,内部压力主要源于校长的思维方式、角色转换、自身个性等。要缓解这些心理压力,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6.
研读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从中探寻到些许朗读教学的艺术。"起点"处朗读,捕捉鲜活的抓点,生成奇妙资源,浅浅导入;"奇"点处朗读,揣摩语言的高妙,体会构思精巧,缓缓推进;"启"点处朗读,掀起情感的巨浪,点燃思维火花,深深品悟。  相似文献   

17.
给高中生上语文,有时讲点音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高中《语文》第一册P245)《教参》译为“当时曹操的军队再加饥饿和瘟疫,死了的(有)一大半.”课文注释:“太半,大半.”“太”为什么会变“大”?又《苟子·富国》:“天下大而富.”译为“天下安定富足.”“大”是“泰”(平安,安定).原来“大”通“太”、“泰”.《说文释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看来这三个字是初文(“大”)和后起字(“太”“泰”)的关系(古今字关系).这是从文字学角度的释义.  相似文献   

18.
有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意思是说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须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从书本中不断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并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向书本学习更是主要途径。同时语文学好了,书读多了,知识视野开阔了,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带动和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
邓芹 《语文天地》2009,(11):60-61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在目标层次的叙述上体现了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体现了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笔者在调研了本校和兄弟学校的语文教学基础上.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教材文本为学习交流载体.营造一个开放探究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发掘作品审美内涵,将语文知识的内化过程转化为外化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