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章》2007,(Z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对于心智正趋向成熟的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教师也应当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或创设情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周波 《现代语文》2005,(3):97-98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成金 《新疆教育》2012,(11):123-12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一块充满怀感的天地。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吃透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岳玮 《现代语文》2009,(12):78-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  相似文献   

12.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应充分发挥丈学作品饱含情感和人丈性的优势,适时有效地让学生自由表情达爱,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孙影 《考试周刊》2011,(55):170-171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来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方法、途径,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语教学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学习,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因素?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