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作文之前,教师要在中文教学中培养其情感因素.不过,只有对当今作文的时代特色、"语""文"分离的现状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了更为详尽的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为心声",佳作是抒写真我情怀的,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心理变化大,情感丰富,对人对事对生活常常有自我的看法,而在写作中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原因之一是初中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为应试服务,偏重于技巧和框架,缺少了内心情感的引导,呈现出不少素材雷同、表达牵强的格式化作文。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体验,能有助于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改善初中作文的雷同化格式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审视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文情感的缺失,作文言之无物,干瘪无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血肉丰满、情感丰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反映内心、富有个性、感染性强这三个写作情感的属性特征,可以用角色代入共情法、联想想象激发法、经验阅历分享法这三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情,真正使文章有真情实感,能感染人,震撼人,教育人。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真情作文"是把"为文求真"作为指导作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把指导写"诚实"文与教做"诚实人"结为一体,从而发挥作文教学的"练文育人"的综合功能。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情感、价值、能力,注重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5.
传统作文教学把学生的视野框在教科书中的作文训练题上,使学生的作文活动与丰富的生活割裂开来,这样的作文过程必然是封闭和乏味的,无法触动学生的写作情感。长此以往,学生"谈文色变""望文兴叹",作文成了"榨文""苦役"。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将人的所见所闻,内心情感用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以及对人生思考的真实记录。宋代理学家周敦颐道:"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与道是息息相关的,脱离了"真情"的作文就像一桩被腐蚀成空心的柱子,没了灵魂,也就不值得欣赏。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反对假大空的流于形式的作文,为此,我们提倡作文教学要与塑造学生的心灵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指导学生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写作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写作中应该学会感知美、审视美、创造美。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知。因而我们读到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只有文  相似文献   

8.
汉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了情感对激发人的言辞的重要作用。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心中有学生",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他们的"快乐情感"为切入点,オ能使作文教学真正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那么,该怎样让"快乐作文"走进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风格即人",说明文章和作者思想情感、行为风格是紧密相连的。在作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在作文的技法上进行指导,重视作文的形式,忽视作文的思想内容、真情实感。作文的生命意识逐渐被淡化,作文教学逐渐被模式化。学生作文思想幼稚没有灵魂,内容虚假没有情感。"立学"首先"立人"。先做健全人,再作健康文。在作文教学中,应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学生既要仰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认识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感等;而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在写作中,强调"情"是写作的本源。然而目前的大部分作文教学却陷入了为作文而做文的困境,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者居多,更不要说有个性。这是因为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4,(9):12-13
<正>"言论型"材料作文,是指文题材料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明确的观点,或论述具有一定的思维导向或情感倾向。从所蕴含的观点来分,"言论型"材料作文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一、单一观点型所谓单一观点型,就是文题材料表达或蕴含的观点只有一个,这是"言论型"材料作文中最简单的一种。审题时,不仅要准确理解材料蕴含的观点,还要让思想驰骋于材料之外,联系社会生活,写出此言论的现实意义。如,2014年四川卷高考文题材料只有一句话:"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因素都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从而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来源于需要.因此作文前给学生设置某种"需要":交往的需要,表达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让学生为这种"需要"而练习作文,让他们感受到作文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3.
要作好文须先做好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作文内容等方面的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做好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要有意识地用评语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生命的需求,并在评语中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人"和"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一定感情的诱发下产生的。古人说“情动而辞发”,“情至而文生”,深刻地阐明了情与文的关系。学生作文,情感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如有的学生情感丰富,但不敢放笔倾泻;有的人喜体贴人意,一些美好的情感感受不到;有的象“小老头”,总用一种漠然的态度面对一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是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堵塞了作文的思路。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有意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而眼下的中学生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学生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的情感枯竭。情感,是作文的动机。学生作文的第一难关就是打不开思路,即使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也往往无话可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固然这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一种内在的动力——情感。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词语。"这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阅——教师讲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作文兴趣的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运",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创作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学生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评改教学的指导者,评改任务应该由师生共同去完成。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