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树宝 《语文天地》2008,(11):57-58
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动,即运动或声响;静,即静止或寂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复杂,笔者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略举几例,浅谈"动"与"静"的关系及其艺术效果。第一,以动衬静,动中寓静。王维的《鸟鸣  相似文献   

2.
动静结合作为我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传统艺术创作方法,它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以动衬动、动静互衬四种,被我国古代诗人在其作品中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创作出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及艺术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动静结合手法绝妙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必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动静结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动,即运动或声响;静,即静止或寂静。动静结合的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复杂,笔者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略举几例,浅谈动与静的关系及其艺术效果。第一,以动衬静,动中寓静。王维的《鸟鸣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疏密有致,景物的动静结合,扣题的似离实合,都是重要的艺术手法。疏密有致要求诗歌疏朗与细密并举;动静结合要求诗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似离实合要求诗歌推开与回归相呼应,意象松紧有度。诗人只有恰当地把握它们的分寸和关系,方可成就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童谣,绝大多数形式简短,语言流畅,节奏明快合韵,易于上口和流传,有的还配合动作,极具艺术表现力.古代童谣在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艺术创作手法已臻成熟完善,修辞、点染、虚实、动静、曲直、烘托等艺术手法运用丰富娴熟,使古代童谣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产生了"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心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郭风的儿童文学创作以散文见长,他以富于个性的审美追求在自己的作品中构筑起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本文探讨郭风散文审美形式特征,即隽永传神的艺术画面,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反复吟咏手法的运用;吸收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做到动静、虚实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注重动静结合的表现艺术,从而让作品释放出无尽的美感.同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巧妙应用动静结合艺术,营造一个活泼生动、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中思、动中学,让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与动静结合分析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实际上就是"内外兼动".即有所行动,如创造与表演等;也有所感悟,如赏析思考等,从而打造互动课堂、动态课堂.然而,从当前教学实践看,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以唱歌为主,通常是音乐教师教唱或范唱而学生模唱或学唱,这就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也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打造美的课堂、动态课堂.因此,如此"静"态课堂无法满足新课程教育要求.又或者一些教师较为关注"动"态课堂,但这一动态往往侧重对歌曲的语言、形体、动作、文字、表演等形式的动态表达,却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体会的内心"动"态.因此,这一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还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8.
<正>"动静结合"手法,是一种文学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而数学中的变量与常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与"静"的关系,两者相互映衬,构成某种情境.以下就是2013年高考试题中"动"与"静"结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31):23-24
<正>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本提供的具体语言材料,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的韧性可贵,启发想象,体会月下幻想之妙,感受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教学重点: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品悟对比衬托的表达效果;品读幻想之妙,揣摩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动静结合与适时转换是课堂教学所需具备的要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转换和运用,就会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像、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课堂教学的艺术灵魂就是课堂节奏。课堂教学在动静相生、张弛有度、疏密有致、收放有序的多节奏和谐转化中,会流淌出语文课的灵魂之美。一、以树为"标识",以读代写,动静相生中课堂节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为达成教学目标"体会文中各种富有特色的树的描写方法,感受树为城市注入灵魂,成为独有‘标识’这一特点",在教学时以读带写设计各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中常常使用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使诗歌平添了不少情趣,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艺术世界。动与静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动静结合。这种情况是指从动与静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示事物形态,有动态的,有静态的,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的一首诗,写的是草堂周围的优美景色。第一句写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唱,第二句写一行白鹭在青天上飞翔,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第三句写镶嵌在窗里的西山积雪,第四句写停泊…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风靡全球,它对文学也产生了影响。自此,文学和电影开始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的电影性"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帕斯捷尔纳克作为20世纪初苏联代表作家之一,对于电影这种蓄势待发的新兴艺术形式,他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思考,并在其早期小说作品中进行了"文学电影化"的初步尝试。小说《空中通道》因其情节的复杂性、叙述的片断性,得以从帕斯捷尔纳克的早期小说作品中脱颖而出。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如蒙太奇剪辑、情景变换和"视角"转换等,与电影拍摄手法如出同源。文本中融入电影拍摄和剪辑的手法使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变成"观者",这种多艺术手法结合正是帕氏"诗人散文"的众多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绘画是静的艺术,但高明的画师却能在静止的画面中显示出对象的动态;音乐是动的艺术,但优秀的乐师却能通过流动的旋律描写出对象的静态。作为语文艺术的文学,其表现力比其他艺术更为显现。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巧妙地运用动静交错的艺术手法,或化静为动,或以动衬静,造成奇丽多姿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飞 《高中生》2012,(4):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沦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陈老莲人物画艺术在造型上采用了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是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夸张变形,是主观臆断"纵恣"的结果;二是在人物整体造型上、画面处理上大量运用装饰的手法来表现,是理性"敛约"的回归。本文特意对他人物画作品中装饰性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中领悟出他人物画造型取得了一种"气敛神藏,力劲而不露"的艺术效果,其绘画与装饰造型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22):38-39
主持人龙吟:动静相衬、哀乐相生——这是诗歌评论中常见的评语。这种手法,即"反衬",运用得宜,将使诗歌兴味尤增——诗法指津反衬是映衬或衬托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创作中,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  相似文献   

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所谓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手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比拟、双关、排比、对偶、对比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说理手法———寓理于事、托物说理、以小见大等;描写手法———白描、渲染、映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构思艺术———精心剪裁、奇妙组合、艺术想像等。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表达技巧谈—些解题方法。一、对比手法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