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勤 《江苏教育》2023,(17):51-54
<正>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班级是在家庭以外发挥最经常性教育影响的微观系统,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预防和处理同伴欺凌事件中,班主任应精准辨识、关注重点、协同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严重挑战公众底线,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校园欺凌何时休"成为整个社会的呼声!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教育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6)、《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2016)、《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17)、《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  相似文献   

4.
品读     
<正>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是软暴力。——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任海涛认为,校园暴力一般比较容易被发现,而校园欺凌则较为隐蔽,欺凌行为一般都发生于熟人之中。因此,他认为需要界定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之间的区别。这样,校园欺凌的预防才会更具针对性。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是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一句台词,反映出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欺凌事件不断增加,让家长们触目惊心,校园暴力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此类事件的频发会削弱学校的教育效果。因此,有效地处理和预防校园欺凌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校园欺凌的现状、产生原因等入手,研究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校园欺凌与暴力问题逐渐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概念认知正逐步深入和明晰,健全完善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多元社会化防控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检察机关在校园欺凌与暴力社会化防控体系中,肩负着重要角色和使命。在诉讼环节,检察机关应秉承双向保护理念,适度加大惩治力度,建立未成年人专门检察机构(组织)和办案模式;在非诉讼环节,检察机关应促进反欺凌与暴力的法律法规完善,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做好反欺凌法治教育及技术防范,强化学校、教师及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加强普法宣传。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贯彻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机制。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个问题:很多学校的专项治理找不到问题根源,依然是穿新鞋走旧路,单纯强调道德教育,难以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现象的  相似文献   

8.
韦宁 《家长》2023,(31):7-8
<正>校园防范欺凌有法可依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教育和保护,先后颁布了多个行政规章和相关法律,以此来防范和治理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2021年的1月,教育部专门发布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从2021年3月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在全国开始试行,其中专门提到:学生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不良行为,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2年1月,我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特别提到:要将防治学生欺凌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提高防治学生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也应具备多元化的特征。校园欺凌是一种人际暴力和社会冲突,其中的欺凌者往往热衷于寻求暴力对抗的成就感。在欺凌者的伤害因素以外,校园欺凌还包含旁观者的道德冷漠以及被欺凌者受到的侮辱等因素。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应开展反校园欺凌的教育活动。各级学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完善校园治理手段,重点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心理素质与方法,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好预防与善后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外部治理校园欺凌。第一,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并严格司法;第二,立法机关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通过立法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教育并建立校园欺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域外来风     
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02日本03俄罗斯04德国05爱尔兰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11月的首个星期四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并强调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行为都是对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和健康生活的侵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方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反对和消除校园暴力、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  相似文献   

11.
校园暴力、欺凌问题最好的防范就是教育,要抓小抓早,要即时教育;要有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要帮助学生捋顺常见矛盾的处理思路,管控好高危人员,用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家长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家长既能受到教育,又要从内心开始关注此类问题,起到良好的预防效应;处理校园欺凌事件要讲究智慧,必须坚持惩前毖后的原则,要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给予严厉惩戒,适当的司法介入也是遏制恶性校园欺凌行为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威胁校园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一度成为热门词。随着研究的推进发现,大量学者在文章中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相互替换、混淆使用。而实际上,"欺凌""暴力"并非同一概念。本文中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联系表现在:目的性、伤害性和研究空间的一致性;其区别有:本质、类型、行为主体和年龄划分方面。本文从暴力、欺凌的词源入手,证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不是一个概念,并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日前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 通知要求,本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指导各地进一步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主要采取六项举措:一是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对所有中小学校和在校学生开展全面排查,对可能发生的欺...  相似文献   

14.
据《法制日报》消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昆明市出台了《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班主任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和财产侵犯、手机网络淫秽传播、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不良少年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校园软暴力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是一种心理上的暴力,主要包括言语欺凌(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威胁等)和关系欺凌(恶意造谣中伤、挑拨、排挤、孤立等)。相较于殴打、冲撞等肢体欺凌,校园软暴力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自编高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校园软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发柱 《家长》2022,(19):28-29
<正>为了不让隐蔽在角落里的恶伤害到孩子,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向施暴者说“不”!随着信息社会发展和自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互联网展现在我们眼前,校园欺凌的低龄化与严重性令每一位家长与老师都扼腕叹息。2018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对校园暴力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而其中近三成案件导致受害人重伤,11.59%的受害人死亡。  相似文献   

17.
据《法制日报》消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昆明市出台了《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要求学校各班主任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和财产侵犯、手机网络淫秽传播、校圆周边交通秩序和不良少年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8.
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为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行动,其中,英国中小学校在校园欺凌防治上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进一步明晰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健全和完善校园欺凌的防治机制,强化针对校园欺凌者的惩戒教育,增强师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校园暴力一直困扰着校园和家长,为此,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采取"法治进校园"的措施,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学生,以创建"平安校园"的方式推动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本文从《内蒙古法制报》作为自治区唯一的法制专业媒体,对校园欺凌的现象非常关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法制专业媒体开辟《平安校园》栏目的意义和效果。从《平安校园》栏目记者走进校园、教育局、司法机关,深层次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原因,并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就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出台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读,法制专业媒体从法治的角度予以报道,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引发社会关注。《内蒙古法制报》利用法制专业媒体优势,采取宣传创建平安校园、促进"法"进校园、共享"普法佳肴"三个角度营造出平安校园的法治氛围,也为媒体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较多恶性事件的出现,校园欺凌治理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学者指出,治理校园欺凌必须依靠法治,但该论述受到部分质疑和误解。这些质疑与误解源于其对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的重点、方法等层面的模糊认知,对校园欺凌的最终价值取向等认知存在偏差,对法治化校园欺凌缺乏实际的理性解读。结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法律精神,结合教育理念,提出育人是校园欺凌治理的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的指导原则,校园欺凌治理研究与实践需多学科有机融合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