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奇文共欣赏古人说:“奇文共欣赏”。对中学生来说,平时或中高考时写作一篇记叙文,如果在题材、立意、选材、组材、语言等方面有一至两项独辟蹊径、奇妙新颖,那么就是一篇“奇文”,当然就会得到人们的欣赏赞美。这里侧重谈谈记叙文运用材料上的构思技巧(运用材料上构思奇特巧妙,实际上也渗透着立意、组材等方面的构思技巧与功力)。我们知道,写好一篇作文,要有一定的积累——思想、材料、语言、技法方面的功底,因为大家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思维是作文的血液,材料是作文的骨肉,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技法…  相似文献   

2.
李楠 《辅导员》2013,(14):21-22
审题,就是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写作范围、写作重点、中心思想,并确定文章的体裁、立意。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审明写作题材的方法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一般是记叙。记叙文的题材可以分为写人、写事、状物、绘景四类。审题时要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如《我最敬爱的老师》《我的小弟弟》是写人的;《我的课  相似文献   

3.
可以说,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几大部件中,材料是作文中最显眼最实在的部件了。有人把材料喻为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匀称一样。再看看评卷标准,不论是中考还是平时考试,  相似文献   

4.
张新华 《现代语文》2007,(7):111-111
在作文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以新的角度、新的途径进行思考,从命题立意到选用材料,从语言表达到文体形式,都突破常规,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达到同一题材多角度立意、同一题目多种体裁、同一主题多种写法,从而写出鲜活亮丽、富有个性的好作文。下面简要谈谈如何运用创造思维写作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5.
中师《文选和写作》五、六册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言文。每一单元后面,就古文的特点都提出了一项作文要求。这种安排结作文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为虽然古文在体裁与写法上能给今天的学生以某些借鉴,但很难在题材、思想内容、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范本。从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应在作文训练内容的系统性、联系实际的指导方法以及面向小学的具体安排方面作一些修改和补充。具体地说有三种设想: 一、大改。即为五、六册课本另编一本写作指导教材。在体裁上可以继前四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之后,增设应用文及如何辅导小学生作文两  相似文献   

6.
概述话题作文是一种按照提供的话题(写作范围),运用创新思维,自主立意、自选材料、自择文体、自拟题目而组织成篇的新题型。它减少了传统材料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便于考生选择熟悉的内容、擅长的写法,从而展示最佳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阳海 《教学随笔》2014,(11):20-24
<正>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正确,写出的作文才切题;反之,就文不对题。偏题、离题是中考作文最忌讳的,因此,审题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粗枝大叶,主观臆想。审题的过程,不仅是理解题目含义的过程,还是确定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与构思密不可分,审题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构思是审题的拓展和细化。审题立意这一关过好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就有底了。  相似文献   

8.
李阳海 《教学随笔》2015,(Z1):38-45
<正>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正确,写出的作文才切题;反之,就文不对题。偏题、离题是中考作文的大忌,因此,审题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粗枝大叶、主观臆想。审题的过程,不仅是理解题目含义的过程,还是确定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与构思密不可分,审题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构思是审题的拓展和细化。审题立意这一关过好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也就有底了。写作文时如何正确、有效地审题呢?下面就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文体分别谈谈不同文体的不同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审题,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立文章体裁、题材、中心和写作的过程,所以冷静审题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明确材料类型,专题训练,找准材料"抓手"等方面着手,探究了高三作文复习教学中正确审题立意的策略,力求找准问文章的第一块敲门砖,从而避免学生考场作文无畏的失分。  相似文献   

10.
付建军 《初中生》2011,(32):26-29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他语言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写作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导性、表达的多样性等特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要出新,关键不是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看惯了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当阅卷老师看至一篇另类体裁的作文时,怎么会没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日记体、书信体、文言小说、故事新编等与众不同的体裁,都能在考场上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就和同学们谈谈日记体作文的写法。什么是日记体日记体,指的是文章的一种体例,即文章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形式主要有 :(1)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 ,确立不同的中心 ,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鼓励学生在立意时讲究新颖 ,注意同一材料的多义性 ,从里面提炼出最具有新意的中心。(2)同一题目多种选材。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题目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题材 ,力求选材独特 ,与众不同。(3)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 ,选择适合自己写的文体去作文。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 ,有的善于逻辑思维 ,有的擅长形象思维 ,还有的以直觉思…  相似文献   

13.
中考作文分值大,农村中学学生都感到作文是件难事。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作者着重从作文审题、选材、立意、锤炼语言等方面提高中考记叙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话题作文由于降低了审题难度,既不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规定表达方式或体裁。在这种情况下,考生的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创意出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话题作文如何出新呢?"意"犹帅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立意出新最重要。立意要出新,就需要对话题及所给材料,从不同角度作深入透彻的思考,避开习惯思维的束缚,排除别人作文中可能写得较多的立意,另辟蹊  相似文献   

15.
作文要出新,关键不是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看惯了一般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当阅卷老师看到一篇另类体裁的作文时,怎么不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日记体、书信体、文言小说、故事新编等与众不同的体裁,都能在考场上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先和同学们谈谈日记体作文的写法。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在材料作文司空见惯的情势下,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依然不得要领、乱云飞渡,要么从某个无关痛痒的"熟词""熟句"入手,看见"感动"就写感动,看见"责任"就写责任;要么就把材料无限拔高,提炼成"换一个角度""事物的两面性"这样过于宏大,且远离材料的立意。学生写了两年多的材料作文,却总是这样游离于材料之外,是训  相似文献   

17.
引言一提到作文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作文难哪!无话可说,不知如何下笔,或知道意思,却不知怎样才能表达好,如同雾里看花一样。实际上同学们是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一篇作文如何从内容上打动人、写法上吸引人呢?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观察生活,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要有新颖别致的写法,要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换句话说,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文章才能算得上是好文章。我们积多年作文指导成功的经验发现:观察、积累、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创新、修改是作文的重要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得讲科学的技法。掌握了这些技法,也就掌握了作文的窍门,有道…  相似文献   

18.
于剑国 《语文天地》2010,(12):11-12
中考作文如果选材、立意、结构、写法、语言等没有什么新意.都是老一套,那是很难拿到高分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就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注意作文创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上求新。  相似文献   

19.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他语言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写作的作文形式。这种题型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导性,表达的多样性等特点,可以避免话题作文的宿构和抄袭弊端。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Z2)
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提升写作素养,打通新考学拓展思维,丰富情感,砥砺语言,强化作文能力,实现大跨越第—编审题立意篇本编写作内容紧扣作文立意"四字诀"(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以题材一线串珠,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几种命题形式切分为以下8节,用同一体例编撰,并例举数组思维含金量高、切合高考考查要求的新题作深度点拨。帮助备考师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