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事业的不断前行,我国的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教育一直受到诸多方面的关注,然而,要怎样才能够在中学德育校本课程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呢?这个时候,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目前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德育指导的个体需要为根本,充分利用好地区以及学校的优质资源,从而开发、构建学生自我发展的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改革以及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在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当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地处泉州永春,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泉州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泉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广泛性,其内容表现十分广泛。在改革开放中,泉州的经济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高。这里厂房林立,楼群如梭。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万香 《考试周刊》2024,(16):22-2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乡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同时,德育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因此,将乡土文旅资源与德育实践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在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旅资源的特色和价值,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文旅实践活动,充分挖掘乡土文旅资源的德育价值,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实践课程,实现德育校本教材的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时代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校(江苏省吴江市同里中学)积极挖掘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了具有同里镇历史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同川滋育仁美》《吴江旅游》和《文化同里》,从同里历史文化特色这一角度去探索德育校本课程丰富的内容、特征以及实施的可行性措施。课程中同里的名人、名风和民俗,以及小桥流水和名胜古迹等,都是很好的德育教材。我们依托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兴趣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广阔的农村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我们学校地处沂蒙山区,孟良崮下,战斗遗址、革命纪念馆比比皆是,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更是代代相传,这就为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现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就农村中学思想政冶课如何开发校本课程作一些思考,以期得到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7.
张宏蓓 《林区教学》2020,(2):109-11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展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施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为民族地区开发和实施民族校本课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它是学生了解家乡的重要基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保障。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遵循学生学习主体、教学实践性、重视学生体验等原则下,通过树立目标、梳理文化、创新教学、灵活评价等形式,实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实施。  相似文献   

9.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兴趣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地处泉州永春,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现结合教学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校本课程是指能够适应学生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学校特色和地方特性等环境因素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职业学校应认真思考如何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出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要求,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德育课程体系。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根据本校的教育资源特点和学生道德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既包括学校、班集体的精神、人际关系、制度、物质、环境等内容;也包括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如主题活动、传统活动、团队活动等;还包括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设的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为顺应形势、因地制宜培养学生之举。我校在现代课程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学校的文化渊源和当地的生活习俗,开发了以"立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学校整体的发展。一、课程开发的立足点(一)学校的文化渊源绍兴鲁迅中学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3.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为入口和龙头,全面推进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德育内容不断完善,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德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德育形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使德育思路得到根本转变,实现了显性与隐性,他育与自育,学校、家庭与社会,知与行的结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学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主动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积极开发图书馆特色的校本课程。本文阐明了中学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宋建祥 《考试周刊》2014,(68):169-17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应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重塑学生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绍花 《教师》2014,(14):12-14
基于闽南区域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重要指导思想的需要。区域文化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的德育,是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本文尝试结合学校所在的闽南区域的文化教育资源,探索闽南文化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德育校本课程建设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开发流程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除了要体现该课程在民族文化传承和教师教育水平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现阶段民族地区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分强调地区教育差异性或统一性这两种价值倾向,这一定程度上会忽略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也会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同质化问题出现。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在阿坝州九寨沟县草地乡草地中心小学的实践调查与研究,就民族地区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推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农村教育整体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校本课程也可以与其他学校处于同一起点,但农村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却比较滞后,即使开发课程内容也与非民族地区和城镇的相同,而有的学校则根本没有开设校本课程。其主要原因往往是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推进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作为教育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以壮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种回应,对培养壮民族学生热爱家乡、加强民族意识,促进壮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4,(7):85-8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转型所带来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及人的生活目标追求的多样化,使得承担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重任的学校德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单就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而言,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以“灌输”模式为主导等问题,导致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成了当前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外兴起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幸福”课程以及香港推行的“共创成长路”计划,给我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的借鉴。我校在近年来的课改实践中,根据本校的德育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借鉴香港与华东师范大学联手开发的《共创成长》教材的理念和实施模式,并且利用本校的自身优势,逐渐形成了一套凸显校本德育特色的“共创成长路”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