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继承者,在发展、创新过程中凝聚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概念、方法论及建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性地提出两大对立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上升到党性层面,并对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创新性地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进一个新的话语体系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再次首创性地提出意识形态功能上的三个维度:凝聚核心价值观、维护统治、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地位因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而日益受到挑战,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和作用被削弱。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需在直面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中争夺思想斗争的主阵地,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战斗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马克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术性为基础。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学术性的遮蔽导致了人们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寸步难行,效果不佳,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还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目,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丰富而完善的哲学基础,意识的能动性理论、认识的能动性理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理论等都从不同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理论提供了基础而全面的哲学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意识形态不仅可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做辩护,为无产阶级斗争作指导,还具有关照社会的现实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是狭义的概念,特指"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特征与特殊功能。转型期的特殊境遇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批判建构功能、合法化功能及社会整合功能提出了强烈诉求。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旨在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当务之急在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教方式及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倾向:要求淡化意识形态,认为不可能有科学的意识形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作者对此提出批评,证明可以有科学的意识形态,为此还提出和论证了有的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文章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有三个特点:彻底的批判性、充分的说理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创立了元典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使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达到科学的高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意识形态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方向性、核心性、认同性、动态性等特征。意识形态的巨大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引领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维护功能、动力功能和自建构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基本方式是“公民认同”。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建构新的网络流动空间,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要从虚拟符号化环境出发,倡导双向度教育理念,构建用户型教育模式。国家主体、受众客体及其作用机制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体系转换要注重动态场域、网络语言、多维文本的变化,不断优化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环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影响、掌握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机理,促进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性循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语境下,战略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具有多重依据。面对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是其时代依据,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其历史依据,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是其现实依据,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是其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思想是其理论依据,战略提升意识形态功能有关研究的匮缺与不足是其学术依据。唯有搞清这些多重依据,对意识形态功能进行清晰定位,才能真全面而合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不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纵深方向推进,进而引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百年"中国梦"之实现。  相似文献   

10.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常识和公共意识的客观要求。全球化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常识和公共意识中呈现形式化、庸俗化、碎片化趋势,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供给侧、需求侧入手,探析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常识和公共意识的实践路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注重美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它的意识形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注重美学的批判和否定的功能,实际上即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它的科学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学科建设上做出了贡献,但具有“学院化“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没有找到真正的哲学根基和逻辑归宿,作为一门科学没有形成整体的理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意识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出现了认同危机。因此要保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凝聚力,就必须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鲜活的时代内容,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加大传媒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3.
于春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61-64,54
当前在思想舆论界广泛讨论的“普世价值”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问题。“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的泛起是复杂国际国内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现象,其实质是要改变我国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回应“普世价值”思潮冲击的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历史上种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伊格尔顿提出了意识形态有认识论与存在论两种形式,并认为意识形态的实质是其承担的阶级职能.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生产的六个范畴,这些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他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缺位的前提下建构的所谓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难以完成其提出的解放功能的.  相似文献   

15.
宗教往往通过宗教仪式、宗教组织、宗教教义传播、宗教教育等控制策略和方法发挥自身的社会控制功能,进而对社会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宗教的社会控制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控制,其控制策略和方法对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辩证地批判和借鉴宗教意识形态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断扩大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进入汉语世界时发生了“扩大式变形”,构成了毛泽东认识理解这一概念的语义和思想背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经历了初步解读、延伸解读和综合解读三个阶段,并依循“精神现象与实践活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在哲学认识论、社会功能论和革命实践论层面的多重意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转型期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与挑战,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主要目标与重要意义。为了继续体现其意识形态功能,高校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关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坚守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哲学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作为一种关系体系而存在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结构而存在的意识形态,作为物质性而存在的意识形态,作为主体建构者的意识形态.通过这四个观点,阿尔都塞实际上已经涉及了意识形态的存在、基本特征、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它们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宝贵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关键  左鹏 《教育与职业》2012,(26):172-173
当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影响,亟须理念上的更新,以继续指导变化了的实践的发展。文化自觉对于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窘境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意义,文章对文化自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和实现途径作了探讨,为应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复杂局面开拓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道德或被表述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或直接表述为"道德是意识形态"。凯.尼尔森认为这些表述中的道德是特指意识形态的道德,并非是对道德一般本质的揭示,它揭示了意识形态道德的社会起源及其功能,而且,这些表述只是对意识形态道德的一种社会学解释,这里并不涉及价值判断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道德的批判也并不意味着是对规范性道德的否定。尼尔森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在意识形态的道德与规范意义上的道德之间做出区分,进而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反对道德说教的真实含义,对探究马克思主义究竟有没有自己规范性道德的问题,对克服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反道德学说的倾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