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独霸和主宰了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讲得越多越细越透,学生越能消化掌握,对学生总是不肯又不敢大胆放手。而由于思维定势,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对教师总是百依百顺,唯命是从,学生着实成了课堂的“奴隶”,成了“两脚书柜”,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常采用单一的知识传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缺乏。在新课改大环境下,教师应对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从而使其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引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课堂话语权,提升自身教务水平和能力,实现合作探究型学习,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堂应该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2.注重协作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3.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笔者曾听过杭州市语文教研员黄云老师的《开源,  相似文献   

5.
<正>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丹柯》,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主题"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就教学情况而言,这篇小说在情节、人物、语言上并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传递的主题,也显得有些简单和老套。近日,阅读了徐昌才老师的《比较拓展主旨——<丹柯>创意教学案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  相似文献   

6.
7.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所教的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同样是一个班的学生,低年级段很爱发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言的学生却越来越少。这些不发言的学生只愿意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而不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面对这样一个现象,要想改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因为教师的理念决定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教材"主题"单元选入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丹柯》.小说的主人公"丹柯"是一位英雄人物,而以"英雄"为主题的小说近年来屡见不鲜.当学生阅读《丹柯》时不难发现,小说除了歌颂英雄丹柯之外,还有对麻木"族人"的批判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丹柯这类的英雄等,这使得小说的主题变得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不是去研究要怎样去向学生讲解知识,而是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进行有效引导,如何在课堂上把话语权最大限度地教给学生。简言之,当下的教学是教师要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的一种手段。基于此,就如何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进行研究,希望对这一领域的同行在教学当中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依靠学生,要把学习还给学生,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生本教育实验在13年前,从实际出发实行了"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见2001年出版的我的著作《教育走向生本》)的做法,许多关注生本教育的地区或者学校,体会到了"教皈依学"(见我的著作《教育激扬生命》)这样的道理,按照上述做法做了以后,课堂教学和师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的改革仍然停留在这样的"浅水区"的阶段:满足于学生都动起来了,不打瞌睡了,乐于发言了,而较少关心他  相似文献   

11.
笔者不久前参加区小学教科研大会,期间听了一书数学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执教老师在复习巩固阶段,用电脑出示如下一组练习题:并提示学生:本题共有8道小题,请你选做其中的几道,但要注意这几道既要起到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又要具有代表性。几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选了哪几道,为什么这样选?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补充,达成以下共识:1.本节课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两种运算,既要练习加法,又要练习减法;2.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通分知识基础上的,因此,选…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的理解权交还给学生,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其次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加强诵读训练,重视课外阅读等。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强调: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核心是启发自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在过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教学内容程式化,从解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到归纳中心思  相似文献   

14.
<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15.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听评课方式,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可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细化为观察点,透过这些点将一个个事件、情境定格、描述与记录,并进行分析反思,其起点和归宿都指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族人是"人"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  相似文献   

17.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得很明确:"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习作水平。"但是,我发现目前的习作评改仍然是教师在唱主角。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也认为自己辛苦批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换来的成效并不高。教师包办批改习作,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相悖的。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评"与"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跳出熟悉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与"改"。  相似文献   

18.
19.
《我们吃什么》与《怎样搭配食物》的课程虽然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活动以讨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往往出现始高终低的问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设计食堂助理、营养师、管家等人物角色,让学生当主角,以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高中生虽然涉猎广泛,但因为阅历的有限和流行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上却鲜有真正有深度的思考,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也随之缺少了必要的思想依据.为了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给高中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我把本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巧妙地设计问题上,并用追问的形式达到使学生思维深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