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是《老子》书中的一个高频词,但其丰富的含义及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揭示。对比研究郭店楚简本《老子》和王弼本《老子》可以发现,"物",在"楚简本"中基本指"一切自然存在者",其含义比较单一、明确;而在"王弼本"中,其含义则比较复杂,"物"或意指"道"。由此可以推断王弼本对郭店楚简本《老子》之文义存在继承与发展。另外,只有建立在"道"、"物"、"器"三个层次相区分的基础上,《老子》中的"有"、"无"之含义才能更明晰。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从记忆之道、记忆之技、记忆纠错等方面入手,力求让学生从"课本上学语文"走向"生活中学语文",使其识字学习"记"之有道,"忆"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月"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文人偏爱的意象,人们常常把它作为一种纯洁、善良、含蓄的象征,后世文学中的月亮逐渐被文人赋予某种色彩,借以表达不同的心境。在《荷塘月色》中,"月"是整个环境的背景底色,无论是月光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都营造出了和谐、静谧的氛围,完美烘托出朱自清当时所思所想。由于"月"的朗照而带来的种种意境,从柔和的月光到朦胧的月色再到深沉的月影,却恰恰可以反映出作者的由不平静到平静再归于不平静的心境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作为我国古代词坛上为数不多的女词人,其自创"易安体",开宋朝"婉约之风",词作独树一帜,赢得后世极高赞誉。其词作意境营造情景交融,融情于物,情融心境,而词的艺术特色也独具一格,其词年少时期清新明丽,清秀淡雅,时常表现少女的天真烂漫;少妇时期时而敏感细腻时而豪放洒脱,展现了她生活和精神的多个层面;晚年词作则深婉含蓄,多表达相思之苦、亡国之恨。  相似文献   

5.
<正>《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字字深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这番深情,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当立足于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从以下若干方面引导学生细读《项脊轩志》。一、品味环境描写语言文章第一段中,"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用"寂寂"描写"庭阶",便使白天的整个环境变得异常寂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俨然成了名副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有着繁多纷杂的各类琴赋,其追求"琴境"、"心境"等的融会贯通、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诸般感悟、以及对"和"这一审美理念的深刻思索,对学习中国文学及文化的日本古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斟字酌句,对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代表文人纪长谷雄的《风中琴赋》中、集中表现的"琴"与"风"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从两者意象与契合关系进一步探讨"琴境"与"心境"之"和",研究文本中"琴"、"风"、"人"三者统一,及其对"和"这一审美意识的再创造和理念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格物"还是"格心",可以说是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分歧的核心。朱熹解释"格"之义的弊端,在于几乎否定了认识主体面对感知对象之后的主动挑选过程,王阳明则对"格"的意义进行了扩充。朱熹将"格物"之"物"视为"事",而"格心""正物"在阳明心学之中是一组近似的概念,都表达着对主体意向行为的自律调整。在符号学看来,"格物穷理"虽然对应了符号接收过程的开始,却可能在中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在王阳明的心学中,"格物"内在包含了"正心诚意"两种有区别的符号化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意义生成的"格物"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成长标签:搞怪、欢乐、倾诉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说:"作怪之心,亦有人有之。"如果有人说我们班的人是"奇葩",这群磨人的小妖精可不会同意。他们中有整天自称"So young,So beautiful"的青春美少女,有放荡不羁的帅气女,有睹哩酷男,有整天卖蠢的四位"少爷",还有"国民班草"——流霜殇("中  相似文献   

9.
<正>《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后第一题: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教学用书所给答案是:"作者并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更着眼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1简言之就是:桥美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获奖作品儒家八宝又称文人八宝,三门石窗先人用民间特有标志性器物:"玉如意、卷轴画、圣贤书、笔、银锭、艾叶、菱镜、犀角等",赋予了它们各种吉祥祝福含义,其中,书、画、笔为古代文人常用三物;笔、银锭、玉如意组合在一起谐音为"必定如意",取其吉祥之意;艾叶、菱镜民间相传为辟邪驱魔之物;犀角源自典故"犀角烛怪",借以赞美文化诗文的深刻。他们把这些器物统称为"八宝",八宝器物来源主要是儒、道、佛三教  相似文献   

11.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而文章中最动人的细节无不充溢着"爱"与"被爱"的情愫。本文选取其中三处进行简要分析:一处为"我爱陋室",一处为"祖母爱我",一处为"夫妻恩爱"。"我"爱陋室。项脊轩不可不谓"陋室"。一是很小:"室仅方丈,仅容一人  相似文献   

12.
对故乡的眷恋和怀乡思归之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内心情结,是一个永远言说不尽的主题,贯穿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对于六朝文人来说由于当时社会时局等原因,"游"者则更甚,既有"游",又有文人的思归之情.  相似文献   

13.
明清评论家批评杨慎词作"以曲入词",词曲之别,不仅仅是体式即格律声韵之别,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意态之分.考察杨慎词作和词论,当辩证地分析其"以曲入词"之表现: 杨慎词或"字面往往混入曲子",语俗意浅,但是 "破体出位",以曲之清新笔法描绘闲适生活,亦不乏情趣;杨慎词或"杂于俚俗",词风香艳无骨,但是"以诗入词",部分表达传统闺怨相思闲愁之作,亦带有传统文人词之意蕴;杨慎词或"炜煜而谲诳",以富瞻的辞采表达出一种耿耿不平之气,彰显其文人的"疏狂"本性,表现出健壮之气.因此,杨慎的词作和词学主张,都表现出对词风多样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笔(毛笔)、墨、纸、砚称"文房四宝",在古代同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生活密切相关,文人士大夫也赋予了它们深沉含蓄的魅力。笔:唐朝韩愈撰《毛颖传》,以小说形式借笔拟人,其文曰:"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由此,"管城"、"管城子"、"中书君"、"毛先生"等作为笔的雅号在文人中传开了。自韩愈为笔赐名后,其他文人亦有效仿。因笔束毛而成,故又称毫;宋梁同翰称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6,(3):32-35
2016年是刘秉忠诞辰800周年。刘秉忠是邢台的乡贤。今邢台市遗存相关刘秉忠的寺庙、殿堂、碑刻、遗址众多。睹物生情,试谈三题,一、元代著名史学家苏天爵言:刘秉忠"少隐武安山",此题还未见有人进行专题研究。今浅谈数言,期高明指正。二、刘秉忠的名、字、号、称谓、赠封谥号很多,今重温之,或可引发对其生平行实的思考。三、刘秉忠是元初的杰出政治家。对其政治功业,现在有多种说法。其中元世祖忽必烈说:是刘秉忠和他一起,"共成庶政",创立了元朝。对如此"圣"言,当如何领会、评说。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蓝田烟雨图》题诗的评价,后成为历代评价王维诗的重要命题。传播过程中,"诗中有画"说的内涵发生变化,已非"原生态",其中多误读,有"片面的深刻"。王维"诗中有画"之"诗"特指山水诗及部分田园诗,"画"主要指融入南宗禅意趣的文人"写意"画,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应普泛化理解。"诗中有画"往往"遮蔽"了王维其他诗歌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18.
雪天话梅     
《诗经》里说,"摽有梅""墓门有梅",这是对"梅"的最早记述。其后有名的典故,像三国时曹操的"青梅煮酒",南北朝时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的"落梅妆",其实都是孕育梅之韵的前奏。梅真正融入文人的情趣里是在魏晋南北朝,此后经过盛唐的发酵,至宋达到了艺术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心物关系是文学理论中一大问题,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西方提出和解决是在14、15世纪文艺复兴以后,而中国则早在反映西周时期生活的《诗经》中就以"赋比兴"方法揭示了自然与人的文学关系。儒家提出"比德"说,道家提出"齐物"说,这两家都重视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提出了"心物宛转"说,既是对人的感情与自然景物文学关系的一次理论总结,又开启了唐以后的情景交融论。刘永济、徐复观、王元化三家结论基本一致,都认为"心物宛转"说的核心思想是"心境交融"或"心物交融"。论文在心理学意义上作出新的阐释,认为刘勰提出的从"随物以宛转"到"与心而徘徊",其旨义是诗人在创作中要从对外在世界物貌的随顺体察,到对内心世界情感印象步步深入的开掘,体现了由物理境深入心理场的心理活动规律。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诗人建构的审美心理场,"我"与景物已化为一体。因此,"心物宛转"说承前启后,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颐",《说文》解:篆文作"頤",""为其古字。""形似有口之匣状,笔者猜度其本义当于储物之器有关,"匜"与""形相近,"匜",古时盛水之器具,《左传》:"奉匜沃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