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知识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负面的也包括正面的。在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较为牢固的汉语知识,并形成较强的汉语思维定势,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摒弃汉语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科学地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业已存在的汉语知识和汉语思维,本文从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发挥汉语语言知识的正面影响,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并形成较强的汉语思维定势,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完全摒弃汉语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科学地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业已存在的汉语知识和汉语思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相对于初高中英语教学不需要再对基础性的知识重复,但是大学英语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受母语的影响,由于母语和英语的语法语言方式都有不同,思维也不同,所以母语的负迁移成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怎样避免母语负迁移的问题呢,本文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负迁移层面和类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就此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心理学的迁移理论出发,针对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以及汉语正迁移、负迁移和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在如何运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对认知结构和听力理解之间关系影响的研究,对于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地运用迁移规律,准确地接受和运用新的语言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学生在开始学英语时,其认知结构中就已经存在较为牢固的汉语知识,并形成较强的汉语思维定势。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应该摒弃汉语或“适当利用汉语”,而是要科学地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业已存在的汉语知识和汉语思维,从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予以积极的同化,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汉教学研究者注重汉语负迁移作用,忽略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必然性,从而导致二语知识有限的习得者在被迫摆脱母语思维、建构目标语思维框架时所产生的焦虑心理。听力过程是听者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输入信息的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而听力理解则系由语言阶段、认知阶段、元认知阶段三个阶段共同组成的。本研究从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入手,立足汉语正迁移理论,结合具体例证,探讨如何促进英语听力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母语的迁移作用:即汉语的知识结构向英语学习的迁移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总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受到母语的影响,或试图借助于母语的知识来表达思想,这时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日常英语教学中,当我们的母语与英语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时,这种相同表达形式带来的迁移必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使学生不仅学起来比较轻松,而且记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0.
母语思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即负迁移和正迁移 ;我们的母语在诸多方面不同于英语 ,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 ,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 ,如果一味地用汉语句式来套用英语句子 ,我们就会错误百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 ,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英语学习 ,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们要避免负迁移 ,促进正迁移 ;充分利用汉语思维 ,进行汉英对比分析 ,区别不同点 ,联系相同点 ,从而达到尽快掌握英语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是创造性地运用已有英语知识表达思想的一个过程,因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汉语思维的表达方式。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常见的表现形式,阐述高中英语写作应如何避免汉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并借助隐喻机制的阐释力探讨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研究发现:研究生文化负迁移现象源于汉语语言及文化价值观即汉语隐喻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注重将母语文化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汉语式英语严重,追溯缘由是由学生母语负迁移现象所产生的.负迁移这个术语可追溯到行为主义,是指第一语言或母语所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第二语言的认知习惯.因此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出现主谓宾结构顺序的错误,及语篇错误等问题.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笔者先做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是,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存在,一个人若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是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在语言习得中,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从而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方而,即第一语言迁移的正迁移作用.语言迁移一开始就被等同于负迁移,虽然在其定义、类型中都提及了正迁移,但正迁移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弱势地位.本文试图把运用阅读与正迁移结合起来,通过调查大学英语学生中成功阅读者和不成功阅读者在外语阅读时所使用的策略,从而找出他们在使用策略上的异同点和效果;并揭示了迁移理论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1)母语即第一语言阅读策略对其英语即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的影响,2)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迁移和阅读策略教学相结合,以优化知识迁移的效果,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对目的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中国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的语音、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已有的汉语知识会影响其法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加速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据此通过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倡导教育者积极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要素,以便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语用迁移是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指第一语言语用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行为的影响.但是,目前针对第二语言语用知识对第一语言语用行为的"语用反向迁移"则研究较少,更无人观察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对其母语的"语用反向迁移".本文通过对外国来华汉语学习者的英语恭维语回应中的"语用反向迁移"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一部分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外国人的英语恭维语回应中,确实存在明显的汉语向英语的"语用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18.
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从效果上来分包括正迁移与负迁移两种,一般情况指的是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运用好迁移规律,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的条件,就能促使学生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认知结构,建设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用.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书面表达是大学生英语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然而,’鉴于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普遍存在着语法,词汇应用,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们普遍写作水平偏低,写作能力不足。在诸多问题中,本文将重点研究语言迁移产生的负迁移,即母语对于目的语写作所起的干扰或阻碍作用。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学生们习惯地用汉语思维把作文先用汉语句子表达出来再翻译成英语,这是造成本族文化习得的语言模式及写作规范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语言心理倾向,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收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所以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其语言表达.语言形式及修辞的应用必然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