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属社会主义的两个侧面;前者是社会主义内在要素和存在基础,后者是社会主义的外在表现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调节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对陈云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思想的形成依据、内容进行了论述,对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地位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第二,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计划经济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形式,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调节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第三,认为计划经济是礼会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形式.第四,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社会经济形态.第五,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商品性和计划性,商品性和计划性是内在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第六,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工程的建设不仅依赖于其构成要素,而且还取决于要素间的组合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培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是双向作用关系,而非单向关系。在实施培育工程中,应正确认识、处理和协调好系统内部各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既要优化环境,也要优化系统要素和系统本身。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据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规律,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不断完善各种所有制结构,在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对社会各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经济运行方式或经济调节手段。或者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保证,配置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经济运行方式或调节手段。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向人们昭示:要大力发展和迅速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供采用的经济调节方式或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根据社会供求状况,依据价值规律,对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的方面极其广泛,本文拟就三个问题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认为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应从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调节机制和分配体制三方面入手,关键是确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调节制度,并且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秩序,它具有哪些特征,对于实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具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等问题,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或许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和建立企业责.权.利相结合的,能够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逐渐把企业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政府将从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那么,在政企职能分开的条件下,国家怎样正确地发挥管理经济的职能就构成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经济运行模式将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使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企业将根据市场信号安排生产与经营活动。国家的管理手段也不仅仅是采取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一种方式,而是将建立起多层次、多种手段的经济调节系统。一般说主要有计划指标、经济杠杆、经济信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为了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个问题,有必要运用系统方法去分析社会主义及其本质,即把社会主义及其本质当作多方面联系、多要素构成的动态整体来研究.本文拟从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体制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主义本质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去分析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了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模式。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功能和对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姜喜咏 《天中学刊》2005,20(1):42-44
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岗位培训机制北京吉利一、岗位培训机制理论的内涵岗位培训机制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中岗位培训运行过程的内在机能和固有运转方式,即构成岗位培训的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和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有序运动。健全的岗位培训机制,一般可以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方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体现了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原则;他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由若干层次的要素组成的两个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整体,以及两个子系统在精神文明系统中各起着特殊的作用的分析,蕴含着系统方法的层次性原则;他阐明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是系统性原则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系统,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方可产生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当正视当前协同教育的突出问题,在坚持开放性、目的性、匹配性、关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管理协同、制度协同、主体协同、方式协同、环境协同等多个维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人们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的调整和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道德建设,这是摆在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十分有效的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能够使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技术保障条件之一.话语体系可理解为术语、意义和言说方式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需要从术语、意义和言说方式三方面入手,其中尤以对一定术语(概念)的意义建构、诠释与发散分享为核心,在此前提下,言说方式的优化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一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诸多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系统。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发生作用的诸多经济规律,不是彼此隔离、彼此孤立的机械的堆积,而是互相联系着、互相作用着、互相制约着的,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系统。什么是系统?贝塔朗菲指出,“系统可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一些论著在正确地揭示了系统的客观性、普遍性的同时,也认为系统是“一组事物”或“统一整体”。简言之,系统是“事物”,是“实体”。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般,社会主义条件是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既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上有共同点,又在所有制基础、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关系等方面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从构成要素看,生态和谐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模式、价值取向的统一;从发展过程看,生态和谐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协调。在新时期,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生态和谐,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方向,优化发展模式的关键环节,弘扬和谐精神的人文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