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郭本禹提出:“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种‘撒谎’的行为,虽然这种‘撒谎’还无法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教育中不良现象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郭本禹提出:“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种‘撒谎’的行为,虽然这种‘撒谎’还无法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教育中不良现象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水到哪里去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蒸发现象”,认识“水蒸发吸热”等,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想、设计、验证、记录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蒸发的概念,发现蒸发受热的原因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上课时,我首先用湿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让学生观察这个“水”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水”字,一会儿,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水’字不见了”;“‘水’跑了…  相似文献   

4.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9月7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说:“我母亲是位极平常的中国老式妇女,她对我们最早最早的教育就是三个字——‘不撒谎’。”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应该把引导学生“不撒谎”作为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邓付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四人帮”反对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反对学生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胡说这是‘智育第一’,是‘脱离无产阶级政治’。他们鼓吹‘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胡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并把今天掌握了文化的劳动者及其子弟诬蔑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四人帮’这些谬论的流毒,现在仍然需要大力肃清。”“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反革命政治的需要,在教育战线上曾多次兴风作浪。而每一次向无产阶级进攻和挑战,总是要祭起所谓批“智育第一”这根大棒。他们把“智育”同“德  相似文献   

7.
寇亚林 《成才之路》2011,(21):12-12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李政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是在做‘学答’。"在现代社会的教学中,有好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主动地进行,不能提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师,这一句话里有错别字。‘分辩’的那个‘辩’应是辨别的‘辨’。”在学习《白杨》(部编小语九册)时,一位学生指着“‘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一句中的“辩”字问我。她还例举前面学过的第三课《海上日出》中“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云,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一句中就是这个“辨”字。她这么一说,有些学生也象发现新大陆似的随声应和着。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学习好习惯。接着就把这组词用色笔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读原句——自己思考——查字典——回到原文中去讨论比较。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辩’和‘辨’到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学生都想寻找到答案。一  相似文献   

9.
学生爱“挑刺”,因着他们的灵光闪现,我也乐在其中。学习巴金的《繁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有学生质疑文章第一节第二句好像是病句:“……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密密麻麻”与“繁”应该属用词重复。是否可以改为“……我最爱看天上闪烁的繁星”?我赞叹并鼓励。学习鲁迅的名篇《社戏》时,不少学生问:“‘……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句中的‘或者’‘也许’是否也是用词重复?”我微笑着说:“有理由吗?”孩子们来劲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或者’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或许’,而‘或许’就是‘也…  相似文献   

10.
“学会学习”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一个口号,在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今天,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呢?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使“学会学习”这一响亮的口号落到实处。对“学会学习”这一提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学会学习’的口号中包含两个学习概念,作为宾语的后一个‘学习’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学会’的前提当然首先是学习,‘学会’一词中的‘学’亦即学习的意思,首先有‘学习学习’才可能‘学会学习’,前一个‘学习’即为元学习。对于‘学会学习’,当我们不只是停留在…  相似文献   

11.
王德林 《教师》2015,(9):94
“19世纪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创立的五步教学法,即‘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是普遍公认的问题教学法的来源.他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1]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就是以问题形式贯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构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型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以‘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为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教师的强拉硬牵的勒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一直是教改前线教师的探究之路。回眸深思走过之路,禁不住慰之一笑。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2008,(2):12-14
我国科学启蒙教育的前辈刘默耕老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曾谈到:“中国有句古话:‘诗从胡说起’。搞科学也是从‘胡搞’开始,离不开‘胡想’、‘胡说’、‘胡做’。”看看人类的科学史,最早的“科学”不是“胡想”吗?不是很幼稚吗?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只能是“假想”、“假说”,也可能就是“胡想”、“胡说”。基于这样的认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之前“胡说、胡想”,  相似文献   

14.
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以问题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几乎成为教学的共识。朱绍禹先生曾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领和学生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  相似文献   

15.
“科学有‘为’,省力有‘道’”项目以“省力”为主题,以“汲水工具发展史”为主线,综合利用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展厅的教学资源,对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5—6年级“技术与工程”领域相关教学内容,采用STEM教学理念,基于项目的 PBL学习、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模型制作、对比实验、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通过模型的绘制与拼搭,探索省力取水规律,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更好地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教学》2008,(2):12-14
我国科学启蒙教育的前辈刘默耕老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曾谈到:“中国有句古话:‘诗从胡说起’。搞科学也是从‘胡搞’开始,离不开‘胡想’、‘胡说’、‘胡做’。”看看人类的科学史,最早的“科学”不是“胡想”吗?不是很幼稚吗?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只能是“假想”、“假说”,也可能就是“胡想”、“胡说”。基于这样的认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动手之前“胡说、胡想”,  相似文献   

17.
(一)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实验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课题系国家教委“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子课题。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模型序列。根据各年级的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状况,建立起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法指导阶段目标,有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学会做观察、实验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于是否提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首先,就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而言,往往是为了获取事实和数据,用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证实自己的预测。因此,观察实验开始之前就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而且在观察记录过程中也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即在思考中观察与记录、在观察记录中思考。其间,教师应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状况与观察、实验的具体需要,展开具体的记录指导,如学习用文字、数据、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一、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发现学习法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最可靠的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探究’或…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必修课)第34页中,对推理“p→q”进行了说明,“p→q”是:“‘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