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冬梅 《教育探索》2011,(8):153-155
当今,“新品格教育”运动已经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托马斯·里可纳教授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品格教育的内涵、主要内容、主要原则及实践指导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美国青少年品格教育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凸现核心道德价值、实施途径灵活多样等特色,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品格教育立足当下美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现实困境,提出了重塑美国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建构"合法性权威"助推青少年自身价值体系生成、通过品格建构实现青少年健全道德人格养成的核心理念。在实践方面,积极开发道德典范引导、荣誉准则规范、亲社会活动实践等模式,以凸显新品格教育综合式、关怀性、情境化发展的趋向。这些经验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养成与实践教育具有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与实践日渐丰富,为转变美国社会道德滑坡、应对美国青少年道德危机做出巨大贡献。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着价值多元的思想困惑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通过比较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出以下启示:彰显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效性,注重文化育人;强化教育方法的渗透性,拓宽教育渠道;加强教育力量的协调性,形成道德共识。  相似文献   

4.
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美国品格教育是目前美国进行道德教育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因此,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是针对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和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而我国也出现了和美国类似的道德问题,表现为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极其严重,甚至出现道德缺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代以来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思潮,是对现代性价值教育危机的积极回应。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主张:知、情、意、行一体的价值观教育原则,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兼容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道德讨论、榜样示范、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社群化”价值观教育模式。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对我国当前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衰退之后的再次复兴。从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与内容沿革中,不难看出其品格教育的公民教育性质;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其公民教育的范畴归属;探析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继承超越传统德育、强调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重视政治人格与道德品性培养等方面,均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品格教育复兴的背景与现状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命运一波三折,经历了由兴盛、衰落到最近20年的再次复兴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社会严重的青少年道德问题,以及比较高的青少年犯罪率,品格教育(character  相似文献   

10.
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格教育是20世纪末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道德教育现象。新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道德整合”。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具有一套普遍有效的道德内容,这是实施品格教育关键的一步。这种内容的确定及其方式反映了一种对道德共识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新品格教育,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的盛行期、四五十年代品格教育的衰落期,以及80年代品格教育的重新复兴后,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品格教育的特点。新品格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坚持权威与自由相统一,在教育模式上注重行为与反思并行,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主体性和多样性并存。探究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特点,对我们今天审视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解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所助益。启示我们要更为注重个体的心理素质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道德共识;要重视道德实践,促使教育生活化;要建构道德教育合力机制,形成全民性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关国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对青少年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品格教育的概况及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道德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的道德臭氧洞似乎越来越大,新的一代青少年似乎比上一代人更有可能撒谎和作弊.青年人比他们的长辈更加愤世嫉俗,他们更有可能认为为了取得成功,有必要撒谎或作弊.高中阶段就有作弊行为的人,成年后更有可能欺骗他们的配偶,客户和雇主,并在开销报告和保险索赔方面出现作弊行为.基于此,该研究所大力提倡品格教育,呼吁重建青少年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14.
品格教育:一种新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成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国家道德心理学最关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各种新的研究项目和观点不断涌现,从综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到学校课程的渗透,再到旨在减少少女怀孕、青少年吸毒、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的研究项目,涉及到道德教育的很多领域。本文通过对美国品格教育历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掀起了美国德育史上的第三次浪潮。新品格教育运动有其跌宕起伏的历史前奏,是经历了古典品格教育阶段、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阶段之后新的品格教育的复兴。其重视德育的内容、"重知"而并不"轻行"的德育特色以及强调"学校—家庭—社区"相联合德育模式等,都给当前我国德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品格教育是美国目前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的传统品格教育,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相对主义德育模式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中国目前的道德现状堪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道德教育有所启示:加强信仰教育;重视公平教育;回归传统道德教育;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凯文·瑞安在1986年和2002年分别提出了有关品格教育的“5个E”理论和“6个E”理论。凯文·瑞安品格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演变体现了强调教师道德榜样中情感的作用、提倡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道德、加强对学生品行和学业的综合评定等观点,对我国当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品格教育运动,较之传统的品格教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品格教育的再度兴起受到全美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的纵横交错地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社会氛围。有效的品格教育除需要一个协调配合的宏观环境外,微观情境创设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的特点之一——微观情境中的  相似文献   

19.
品格教育作为培养健康公民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存在。从1993至2004年,有23个州通过了新的品格教育法案或修订了原先与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有关的法规。本文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从其中寻找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20.
品格教育作为培养健康公民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存在。从1993至2004年,有23个州通过了新的品格教育法案或修订了原先与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有关的法规。本文对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从其中寻找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