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自然教学中,成功的实验可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对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掌握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而失败的实验会引起儿童的错觉,起到相反的作用,以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为例,为确保实验成功,教师首先要掌握原理,示范一至二次,抓住实验关键环节,严格操作程序,引导学生观察主要现象,分析实验,作出结论,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们人人都吃大米、面粉,而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怎样被人:体吸收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呢?需要通过实验来给学生解答。首先让学生细细嚼米饭或馒头,问有什么味道?回答有甜味。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淀粉变糖了吗?带着这个问题去做实验。  相似文献   

3.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依然是他们的天性。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略做了改变:将课本[实验九]的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改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将“观察”改为“探究”,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长期  相似文献   

4.
淀粉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是初中生物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这个实验的材料用具太多、唾液难取、实验时间有限等因素,学生往往难以成功地看到正常的实验现象。笔者在做此实验过程中,发现几处值得注意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今天早上的馒头格外难吃.蜡黄蜡黄、硬邦邦的,猫很在行地说:“碱放多了,没发起来。”然后,恶狠狠地咬了一口,无可奈何地又添了一句:“凑合着吃吧,饿死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黑全麦馒头的最优制作工艺及其消化特性。方法:以黑全麦馒头的硬度、咀嚼性、弹性、高径比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的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以弹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全麦馒头的制作工艺,并对馒头的消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酵母添加量为1.18%,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36 min,黑全麦馒头的硬度为2 137.00 g,弹性为5.84 mm,咀嚼性为124.6 mJ,感官评价为88.3分。经体外消化发现,前30 min消化较快,2 h消化完全,其血糖生成指数(GI)为49.41,属于低GI食品。结论:经工艺优化后的黑全麦馒头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口感更佳,且黑全麦馒头属于低GI食物,适合高血糖、减肥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7.
淀粉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这个实验的材料用具太多、唾液难取、实验时间有限等因素,学生往往难以成功地看到正常实验现象。今年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前,笔者辅导学生做此实验过程中。发现几处值得同行注意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新课标“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行研究,探究淀粉溶液浓度、唾液淀粉酶溶液浓度和水浴温度对淀粉褪色时间的影响。建议使用0.5%淀粉溶液、2.0%唾液淀粉酶溶液,在37℃条件下开展定性、定量实验。对师生基于新课标开展本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生实验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初中生物学实验应力求步骤简明、操作性强。因此,作者认为初中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中,“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实验的方法步骤设计,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繁  相似文献   

10.
今天早上的馒头格外难吃,蜡黄蜡黄、硬邦邦的,猫很在行地说:碱放多了,没发起来。然后,恶狠狠地咬了一口,无可奈何地又添了一句:凑合着吃吧,饿死了。该死的李结  相似文献   

11.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和吸收”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将可能影响馒头变甜的3个因素——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通过检验淀粉的存在来推测馒头变甜到底与其中的哪一种或几种因素有关。在考虑实验比较综合和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的基础上,尝试对某次实验的教学设计进行如下调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殷晓珊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6-46,39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大分子物质在体内是如何变成小分子物质的。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实验对照的:(1)适量馒头碎屑+2mL清水,37℃保温;(2)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37℃保温。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在理解生物与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照教材中实验的用具与方法,耗时过长,教师无法在一节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对本探究实验进行相应的改进,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操作难度且结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看到一篇文章《教师的功利性情》。文章中说道:“教师本应是学生生命的唤醒者,心灵的守护者,本应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豪……从而还给学生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时空。然而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采取了对世俗屈服,向现实妥协的态度……他们眼里只有分数,只有考试,只有排名,只有荣誉……”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每谈到唐僧师徒化斋或受到热情招待,必定列述馒头、包子、花卷之类。唐僧师徒吃到的“馒头”就是我们今天常吃的馒头吗?二者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1材料用具的选择笔者经过尝试发现:新鲜馒头黏性大,不容易切成馒头碎屑,另外也容易粘在试管壁上,在浸泡一段时间后容易变成糊状,使得用馒头块和馒头碎屑所做对比实验的结果差别不大;手指饼干不容易切块,容易碎掉,在水中也极易变成糊状;挂面被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两则案例:一则案例说: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泥水。”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影响了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正日益受到我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然而,许多学校学生评教的实践也显现,学生评教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信度和效度.高校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评教的环境和条件,为提高学生评教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长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变化"是苏教版《生物学》中唯一一个在初中涉及生物、化学的探究性实验。课本直接给出探究的问题:"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你能尝出一些淡淡的甜味来。"如果教学中照本宣科,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农村孩子有这样的经验,在麦收时抓一把小麦种子放在嘴里咀嚼,渐觉有甜味,最后得到  相似文献   

19.
对于黑龙江的一位妈妈来说,2011年2月28日是个痛苦的日子,因为那个深夜,她的儿子纵身一跳,把自己17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黑暗里。这个孩子的网名为祝小约,他是黑龙江省一所省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去年年底开始,小约决定参加艺考,于是便开始了紧张的艺考培训和一轮轮的艺术考试。  相似文献   

20.
“淀粉酶对淀粉水解的作用”实验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斐林试剂要临时配制.且实验后试管不易清洗;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唾液难以收集等。针对传统实验设计中的种种局限和不足.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如增加对比装置、采用本迪森试剂代替斐林试剂、提前收集唾液隔天使用等措施,解决了当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