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董祥武 《学苑教育》2012,(20):38-38
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和意识,提供创新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在情境中理解和感悟文童之美,启发学生想象学会迁移,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做到: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情感激发灵感;同时还要有师生互动变换角色以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更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思维活跃;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启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创新精神。在初三学习了《能量守恒定律》一节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树立节约能源的观念,于是教师问:假如你是一位“未来能源开发的工程师”,你有哪些想法呢?…  相似文献   

4.
宋福成 《现代教育》2003,(5):106-107
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如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定律的发现、物理基本理论的创立以及有关物理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又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我近些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使这门艺术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地出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培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意识;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邬海平 《考试周刊》2010,(10):46-4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要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问题性教学模式的地位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问题性教学就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问题性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能反映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中学英语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思维体操”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充满竞争的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扣教材,结合学时实际,挖掘创新点,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寻求突破,力争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发展.一是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二是启发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的联想是极为丰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创新点激发学生活跃思维.三是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巧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师要更新观念,发扬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营造教学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着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李华荥  王厚军 《考试》2009,(6):16-16,30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新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在探索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能力。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像。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启发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注意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质疑,以提高课堂教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在意识的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主要是思考的是语文教学要立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以及教师创造性语言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改革体育教育过程,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积权探索,多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自然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习方法、分层教学三个策略。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设计思考题;二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其中教师设计的思考题要起到导航的作用,要紧扣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考题要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折点和关键处,使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掌握教材的过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教学中,要引导、鼓励、点拨学生的思路,要使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师要更新观念,发扬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营造教学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着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激发,其次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在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充满想像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成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闫宁 《考试周刊》2013,(53):124-1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力培养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关注四个节点问题:首先,树立教学新理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提高教师素质,放开手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