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奶奶想要围一个周长是18米的长方形鸡舍,那么,这个鸡舍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取整米数)?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题目中给出鸡舍的周长  相似文献   

3.
[题目]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2厘米,则体积就增加4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则体积就增加9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则体积就增加96立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上,韦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五(2)班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一半,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8千克,女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5.
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之后,同学们都知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πr~2,也就是如果已知圆的半径,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或者已知圆的直径和周长,通过r=d÷2或r=C÷π÷2先求出圆的半径,也能求出圆的面积。可是有些时候,我们无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的半径,还能不能求出圆的面积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道例题吧。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用字母可以表示为S=ab。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些老师在引导学生得出这个长方形面积公式之后,提醒学生说:“要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就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这样的表达其实是错误的。如果我们能弄清四种命题的关系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含义,就能找到错误的原因。从结构上分析,每个几何命题都由两部分组成,即条件部分与结论部分,它表明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形式上可以表达为“如果……(条件)那么……(结论)”。用A表示条件,B表示结论,就可以写成:如果有A,那么有B;或A圯B。…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借助尺规作图来将一条线段n等分,但在生活中若想将一条线段n等分,又该借助什么工具呢?其实,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足矣.借助折长方形来等分线段,可分为两类,即偶数等分和奇数等分.下面仅讨论奇数等分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9.
高璐 《数学小灵通》2008,(11):29-30
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班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书上介绍的方法是先把圆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再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意思。晚上做完作业,我就找  相似文献   

10.
星期天,爸爸从图纸堆里抽出一张给我。我打开一看,上面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通过摆、量、想,把图形和数联系起来,逐步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一)在数学里,被乘数和乘数统称为积的因数,即因数×因数=积。所以,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在读法上也不再区分“乘以”和“乘”,一律读作“乘”。如8×3=24就读作八乘三得二十四。因此,对于“小九九”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用于两个乘式。如,8×3和3×8计算时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页、第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教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幻灯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操作、推理、归纳能力,空间观念以及置疑、释疑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关键点剖析: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教学关键:理解长方形的面积(所含平方厘米数)与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和宽(所含厘米数)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一、认知冲突,激发探…  相似文献   

15.
施魏 《良师》2003,(10)
题目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4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得到一个正方体(如图1)。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少168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与解:要求原长方体的体积,关键是求出所剩的正方体的棱长。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从上部和下部截下的部分合并起来(如图2),从图2中可以观察到所截部分相当于从一端截去一个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剩余部分表面积比原长方体减少了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图2中的阴影部分),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所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长方形的宽就是6厘米。已知长…  相似文献   

16.
张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是12平方分米。把它截成8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小英想了一会儿,举手说:这道题无法做。因为,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大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12÷6=2(平方分米)。可是,2是由哪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得到的呢?求不出大正方体的棱长,也就无法计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7.
东汉的杨震先生不大敢做贪污想.杨市长去东莱任太守,巨野县县长王密赶忙越过县界来迎迓,把杨市长安排到自己的地皮上视察工作,夜半时分,王县长"走夜路",敲门来汇报工作,顺便把密码箱呈上来,杨市长不肯收,王县长于是就"劝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更何况这三更半夜的,没谁知晓."  相似文献   

18.
对于要求一个任意六边形的面积,我们一般是用割补法将它转化成三角形来求.但转化的方法不同,需要测量的次数也就不同.如何转化,可使测量的次数最少呢?下面介绍一种只要测量2次就可求出六边形面积的方法. 我们知道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利用它可以将任一四边形转化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如图1.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数学》六册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一般采用数一数方格图,就推导出计算公式,再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教法。这样,学生虽能掌握公式,但他们在头脑中很难保持方格图形的表象,致使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只知道按公式列算式,不理解已知条件是长度单位,而计算结果却是面积单位的道理。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原教法改成连续观察不同的图形,使方格图有一个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学生对长度单位转化为面积单位也有个思考过程,教学效果较好。简要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而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本单元内容承上启下,是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是小学数学里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和空间观念,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与通用教材比较,除了内容的安排提前,还有两个明显的不同:①对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教材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操作和观察,找出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不像通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