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恕”的心理学内涵是指人际之间的宽恕。宽恕在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教育宽恕指向教师的宽恕意识、宽恕行为,以求师生在宽恕中共生、共存、共发展。但宽恕不是放纵,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以人性化的纪律为底线。教育中贯彻宽恕原则,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最深层次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宽恕"的心理学内涵是指人际之间的宽恕.宽恕在教育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教育宽恕指向教师的宽恕意识、宽恕行为,以求师生在宽恕中共生、共存、共发展.但宽恕不是放纵,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以人性化的纪律为底线.教育中贯彻宽恕原则,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是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最深层次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宽恕既是一种个人美德,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宽恕不但是个人行为,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宽恕还具有社会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未将宽恕教育纳入其中。可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宽恕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积累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提高学生处理道德冲突事件的技巧等举措将宽恕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既有崇高的神圣色彩,也包含凡人的喜怒哀乐。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情绪千变万化。但神圣的职业又使教师不能过于情绪化,特别是面对"学困生",因此,教师作为学生人生一段路途的指引者,他的教育更应该是春风化雨,体现教育的宽恕与神圣。  相似文献   

5.
宽恕教育就是被伤害者进行情绪的了解和同情、理解等情感的灌输,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做到理解并宽恕伤害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影响宽恕教育的因素既有主体因素也有客体因素,在实施宽恕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这样,宽恕教育的实施才能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或者解决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问题,国外把“宽恕教育”引入到了学校教育之中。笔者在此仅仅从国外一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出发,对学校如何实施宽恕教育进行“原则”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戴翠平 《文教资料》2006,(25):80-81
师生关系实际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得出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充分运用人际关系法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法则最起码的就是“尊重、平等、理解、宽恕、赞赏”,而“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在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宽恕学生的过失、不足,赏识每一个学生,要能真正做到这些,我们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从师学…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听障中学生感恩、宽恕,采用感恩问卷及宽恕倾向量表对318名在校听障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90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听障中学生感恩及宽恕心理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有性别和年龄差异,与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差异。这些结果对于研究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有104年历史的老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传统,一向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近几年来,我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做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相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关键。因为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在高校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敬业精神、道德水…  相似文献   

10.
伤害事件经常发生在青少年的同伴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宽恕意识,培养宽恕品质对学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宽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及当前进行宽恕干预的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培养,要营造宽容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发展论的观点看待青少年的特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