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君波 《现代教育》2003,(17):100-1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新是数学的灵魂。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明确的至理,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会他们思考,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会学生质疑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就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代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所谓教会学生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相似文献   

3.
张周恒 《辅导员》2010,(6):41-41
育人是学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学校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科学育人、文明育人,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5.
顾银乔 《师道》2005,(2):44-44
如果有人给教师出一份考卷,问你在教给了学生知识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相信百分之一百的教师会这样回答: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确,教会学生做人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然而,我们的教师自己,是否都已经学会做人了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于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  相似文献   

7.
所谓“情知教学”,概括地说,就是把认知因素与情性因素辩证统一起来的教学,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认知目标,二是情性目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眼于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学习。下面笔谈点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更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专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而且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即:要教会学生“会学”。本文仅就中专生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浅谈如何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0.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职前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那么,他们是如何认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对"教会学生学习"的认识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职前数学教师对于教师应具备"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认可度很高,但是对于"教会学生学习"的内涵理解较为缺乏;对课堂中如何实现"教会学生学习"也存在不清晰的认识;不同专业背景的职前数学教师对于"教会学生学习"的认识具有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还发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均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教会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学习科学的创始人叶瑞祥教授说:“教学的全部在于教会学生会学”。要教会学生会学,就应该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学教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就是要从“学会”转向“会学”;而对教师来讲,是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进行更高层次或自主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为此,首先要改变以往给学生讲深、讲透的做法;其次要改变给学生教懂教会的传统观念。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进而学懂学会,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思路。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而能否“引导”好,则需教师在课堂结构的优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教育应该给受教育什么呢?我认为特别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张卉娟 《山东教育》2013,(10):34-35
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聆听,教会学生品味,而绝非是简单的字、词、旬、段,听、说、读、写而已。学生若能从语言文字中听懂莺歌燕语的快乐,感悟沧海桑田的忧郁,那自然就达到了学语文的一种境界了。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课堂这个平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尚红艳 《教师》2012,(19):73-73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化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化学”只能是量的积累,老师讲多少,学生便知多少.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爱的教育。存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不仅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还要重视学优生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要求把教会学生作为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