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但当学生有缺点、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姑息、迁就,更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耐心地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和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的否定性的评价方式。批评学生很有学问。不同的批评方式往往会产  相似文献   

2.
忽视和误解了批评教育的本质属性,致使教师滥用、误用或不用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本质属性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切入点是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监督改进行为。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难免存在一些缺点,也会犯一些错误。如果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紧盯在这些缺点上,对一些小毛病、小错误都直面指责,有时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造成对立情绪,激化矛盾,既伤害学生也伤害自己。其实,对于学生的一些缺点错误,我们也可以借鉴史瓦步先生的做法,装点糊涂,使我们的教育进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郭之纯 《教师博览》2009,(11):36-37
应当说,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犯错误,都有凭一已之力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点。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之责,对学生的错误就必须纠正,对学生的弱点和缺点要帮助其克服。而在纠正错误、克服缺点的过程中,批评教育的手段自然不可或缺。《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教育提倡尊重学生人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使其个性得到张扬,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批评。每个学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面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富有艺术的批评能使学生进步和发展。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批评学生呢?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前提。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喜欢把错误扩大:把偶然的失误说成一贯制,把个别学生吵架说成是  相似文献   

7.
“好学生”是指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眼里,“好学生”单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因此.当这些学生出现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问题时,教师往往会陷入“一俊遮百丑”的认识误区,对“好学生”的缺点、错误忽略不计。教师的这种做法实则危害不浅。  相似文献   

8.
罗东言 《中学文科》2009,(2):130-130
作为一个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不同性格性别的学生,不可能每天都是那么舒心畅气.每天总会有极个别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需要教师去批评教育,去和他们沟通。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而这需要教育者应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做到了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时机是随处可见.并且常常不期而至。因此,对待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在处世为人上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而忏悔正是可以纠正缺点和错误的良药,使人获得心灵的一次次净化。为此,我举行一次班会课:让学生学会忏悔。  相似文献   

11.
陈颖娣 《考试周刊》2011,(21):226-227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又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但过分的批评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师要如何科学地运用批评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从而让它产生奇效。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倡导教书和育人两大主题。现在教育界围绕育人提出很多研究课题,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面对学生的种种缺点或错误,我们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要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育人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不讲究批评的艺术。笔者认为,委婉和幽默的批评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化刚为柔,使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进而自己觉悟,改正过错。  相似文献   

13.
善意原则.批评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不是为了打击学生,这就是批评教育的善意原则.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情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  相似文献   

14.
老师的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身的表现行为中存在一些错误问题的警示和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身上的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否定评价,其最终目的便是教育孩子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一步帮助孩子能够明辨是非,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同样也属于教师的一种激励方法,老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纠正、限制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行为,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教师的批评必须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当然,教师的批评不是教师内心不良情绪的发泄,它是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的批评更应该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善意、真心的关怀,学生才会真正乐意地接受。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免不了要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进步向上的内心动力。批评教育中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是语言。因而讲究批评的语言技巧.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免不了要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进步向上的内心动力。批评教育中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是语言,因而讲究批评的语言技巧,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但实际教学中,优秀的学生人人爱,学生的优点人人喜欢;面对差生,有很多的教师表面不说,心中早已生厌,面对学生的错误,更是雷霆万钧,百般指责。一、学生的错误是教师施教的良好切入点教师对待每个学生,要正视他们的错误,不应求全责备。一旦发现了他们的错误,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了进步,找到了帮助和教育他们的突破口。如果发现不了他们的缺点,或者他们暴露不出缺点,我们施教的针对性就大打折扣,教育效果更是难以预料了。二、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直面现实,正视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树人如树木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对教师的评价和赞美之辞很多,我却喜爱这一句。它不仅描绘了教师的形象,而且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更包含了简单而深刻的育人道理。 园丁必须勤快,不断地除草、施肥、浇水、灭虫,使小树茁壮成长。教师同样要勤快,深入了解学生,不断地将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和不良的思想意识等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学生身上闪光之处及时加以表扬。园丁如果等园里杂草丛生、害虫满树爬时再来园里,为时已晚。教师如果等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长大”了再来批评教育,势必显得被动,即使花大力气,说不定还是收效甚微或…  相似文献   

19.
表扬是“对好人好事的公开赞美”。批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二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常用手段,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有位学生几乎天天“闹事”,一位新教师对他所犯错误严加指责,并用一些词语来“激”他,但是,这位学生并没有被老师的“威力”所折服,对教师的话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而另一位教师则经常把那位学生拉到身旁,心平气和的跟他拉家常,再与他讲道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这位教师表现出言听计从的态度。久而久之,他们之间还建立了很深的信赖感……可见,指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应该十分谨慎地考虑方式、方法和措辞。 一、指明学生缺点的原则 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或批评,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交流之前,要尽可能充分分析学生缺点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