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我读高中二年级,还有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那时高中学制为两年)。可家里缴不起学费,一天,母亲突然对我说:“孩子,书就不要去读了,我已给你说好了一个木工师傅,你去学木匠手艺吧。我们穷苦人家,读书不读书一个样,有门手艺,以后就吃穿不愁了。”  相似文献   

2.
江晨 《福建教育》2014,(5):61-61
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听教师的,还是听幼儿的?怎样才能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孩子们纯净目光的注视下,在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话语中,我常常选择智慧地妥协。不是毫无章法地退让,而是机智迂回地化解。妥协中包含着对幼儿的理解、尊重、爱护。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下午是我带班,可由于感冒严重,整个人昏昏沉沉,别说上课,就是讲话都困难,可是没办法,我只能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教室。  相似文献   

4.
音乐考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我到六(三)班上本学期最后一节音乐课,打算总结一下期末考试情况。我首先表扬了几位演唱教材歌曲和音乐知识问答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同学,接着委婉地指出还有一些同学教材歌曲都没唱好,考试成绩不佳,评定为中等。当提到段乃佳的名字时,只见她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会唱花鼓戏。我可以补考吗?”听她这么一说,又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会拉二胡。”“老师怎么不考跳舞呢?我都学好几年了。”我一时怔住了。  相似文献   

5.
多么希望这是一篇小说。可惜。它不是。我不知道它是属于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案例。但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当然,看了这篇文章,希望您对老师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曹晓 《教书育人》2005,(7):46-46
&;#215;老师:你好!今天我怀着复杂而无奈的心情,为我的女儿给你写信。  相似文献   

7.
老师,加油     
我们班刚分到了两个没有充气的羊角球,孩子们高兴极了,一下儿围了上来,小心翼翼地摸着。但买器械的老师忘了买跟羊角球配套的充气针,今天是玩不成了。  相似文献   

8.
余红 《师道》2007,(1):47-47
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虽然不幸盖上了厚厚的玻璃片,但我依然以它的透亮敏锐为荣。课堂上,我环顾四周,马上就能洞悉每个孩子的内心,任何在做小动作抛锚的学生都逃不过我的法眼,可,那次……  相似文献   

9.
●老师,你读书了吗? 这是一个“可笑”的疑问,但又是一个应迫切提出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早读课结束,一群学生围在我身边聊天。正说得其乐融融时,一位平时颇有“头脑”的学生突然插了一句:“陈老师,每当早读您来到教室巡视我们读书时,您为什么自己不读呢?”“我……”不知说什么好,我假装有事便回身走了。到了办公室,我陷入沉思,“是的,我为什么不读呢?”从教整整十  相似文献   

11.
吴珺珺 《今日教育》2007,(11):28-28
下午的游戏时间教室里总是吵吵闹闹,孩子们大声地交谈着。为什么孩子们不能小声说话,安静地游戏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教室里闹哄哄的呢?  相似文献   

12.
默子 《师道》2008,(9):1-1
老师,在你的节日来临之际,让我向你,提个醒! 我知道,工作的辛劳你已习惯,课改的压力你正适应,孩子的目光让你牵挂,家长的要求社会的期待让你沉重。  相似文献   

13.
小班刚开学不久.一个腼腆的小女孩——悠悠,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已经连续好几天尿湿了裤子。我想可能是因为她还没有形成上厕所预备的习惯吧。于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悠悠:“赶快去预备吧。”悠悠每次也总是听话地去厕所.但是尿裤子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非常纳闷:“老师怎么会是个孩子?”在我眼里,我的语文老师就是个孩子。下面就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缠人的老师。语文老师总喜欢上我们读书、背书,读不好还要重读,背不好就得重背。每次早读,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5.
蒋静雅 《班主任》2008,(12):35-35
一直,我总在努力爱着我的孩子们。可是,我隐隐觉得学生跟我若即若离,并没有向我敞开心扉。我更加努力,可是依然如故。为什么?心头的遗憾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6.
“决来看,我们班海啸的作文上报了!”一个同学举着报纸高喊着跑进教室。同学们一听,全都围了上去,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满脸羡慕。而那名发表习作的同学呢,则喜滋滋地站在一旁,略带羞涩的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相似文献   

17.
田伶俐 《师道》2008,(11):32-32
把掌声送给孩子,会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点燃他们智慧的光芒。把掌声送给自己,会触发从教者的激情,碰撞出人和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放弃权力,放弃你的优越感,那么,你得到孩子们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就更大。”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早就这样告诫我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何金钟 《吉林教育》2006,(12):61-62
我最近的一次砸玻璃经历,就在几天前,与一个小男孩儿有关。他叫昊吴,自小淘气而聪明,格外惹人喜爱。能够蹒跚学步之后,他就时不时给家人出一道难题,他独自满街去散步,家人亲友总动员满世界去寻找他。这份担惊受怕的荣幸,我也曾经分享过一次,不过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直到他入我校就读之后,他似乎把跑路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了。他的许多优秀表现让我刮目相看,譬如,他读的书比同龄的孩子多得多,作文很棒,能诵诗读经,还能背诵长段的古文。  相似文献   

20.
傅健 《今日教育》2006,(11):26-26
杨颜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常常打人,活动中也爱捣乱,别的小朋友和他发生不愉快,十有八九是他的错,任凭老师家长怎么教育,一点效果也没有。挨批评是他的家常便饭,而批评他,对于老师来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