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离子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按一定轨道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气体原子中的电子在温度或射线的作用下,挣脱了自己的运动轨道而离去,这种现象叫做电离。气体电离后,失去了电子的原子变成了带正电荷的粒子,叫做正离子,离去的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假设在极高的温度下,一团气体中大部分原子都失夫了它原子核周围的电子(通常只失夫一个电子),结果便变成高度电离的气体。在高度电离的气体中带正电荷粒子的数目和带负电荷粒子的数目几乎相等,因此就称作等离子体。任何物质,当温度达到极高时,就成为等离子体。它是物质三态(固态、  相似文献   

2.
物质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概念,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固态中,一般原子都处在严格确定的点上,并回绕这些点振动。液态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比较自由,气态中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就更自由更无秩序了。如果原子一旦失去电子,成为离子,则气体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没有结合在一起的原子核和电子的“混合物”,叫等离子体,这是物质的第四态。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的物质除了可以呈现固态、液态、气态之外,还可以呈现等离子态。这是气体经过电离后呈现的第四种物态,而呈现这种状态的物质则叫做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宇宙空间存在很多,远比人们熟悉的固体、液体、气体更为普遍。等离子体一般可分为高温和低温两大类。高温等离子体是用极高的温度使气体迅速离解而生成的等离子体,温度可以达到摄氏几千度到上亿度;低温等离子体是气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而被电离的等离子体,温度可以是常温,也可以达到摄氏几千度。  相似文献   

4.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在电场作用下,气体中存在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加速,其速度(动能)达到某一值时,中性原子或分子被电离而获得更多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进一步加速激发其它中性粒子产生类似于雪崩现象的电离过程,结果使气体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可达3000K-30000K)使金属熔化蒸发形成气态金属原子,再将气态金...  相似文献   

5.
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世界各国能源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1996年1月4日,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其首次合成出反物质的反氢原子,从而使一种全新的能源——反物质的应用成为现实,人类由此开始进入了反物质时代。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由亚原子粒组成。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而反物质则是由正电子、反质子和反中子构成的原子组  相似文献   

6.
气体在常温下是不容易电离的,但是,若将气体加热到6000°C以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就会因热激发而脱离轨道,使分子或原子变成正离于。这种由离子、电子和中性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电离气体称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因含有电于和正离于,因而是一种导电流体。又因其中的正负电荷几乎相等,所以从整体上看,它呈电中性。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是由自由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非束缚态宏观体系,是除去固、液及气态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按照热平衡状态,等离子体可以分为完全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局部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以及非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非热力学平衡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由于产生装置简单、容易制造、宏观温度低等优势,近年来成为各领域广泛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论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多晶硅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结合青藏高原特点,提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青藏高原环保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微小结构。本世纪初已逐步弄清:物质由原子组成,其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的电子运动,核外电子的总质量只占原子质量的万分之二到万分之六;尽管最重的原子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264倍,但各种原子直径的量级相同,一般说来原子的直径大约是100亿分之一米;最重的原子核直径大约是氢原子核直径的9.65倍,其直径是100万亿分之一米的量级,而电子的直径则小于100亿亿分之一米。如  相似文献   

9.
导体     
能传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可分做两类。在第一类导体中,电荷的移动并不引起导体的化学性质的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显著的物质的迁移。一切金属都属于这一类导体。在构成金属原子的电子中,往往有一部分因为跟原子核联系很脆弱,而自由地无规则地在各个原子之间移动。这些自由电子数量很大,几乎跟原子个数相等。在未带电的金属中,这些自由电子的负电荷跟金属离子(“失去”这些自由电子的原子)的正电荷相等。有过多的电子由外面进入,金属就带负电;金属失去了一部分电子,就带正电。在感应带电的情形下,电子在外界电荷引力或斥力作用下移动到导体的一端,在这一端就有过多的  相似文献   

10.
摩擦会产生静电,这个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已经在研究这个现象了。两千多年来,人们都认为摩擦之所以会产生静电,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材质相对比较软的物体上,原子的外围电子被摩擦拽离轨道,形成了比较自由的电子,这些电子会迁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就导致一个物体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带正电。例如,玻璃棒与毛皮摩擦,玻璃棒会带上负电,毛皮会带上正电。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地球的膨胀很有可能和地球自转有关!因为自转的地球,地壳表面的物体都在做圆周运动,因此会产生离心力使得地壳膨胀。这和高速运转的砂轮会四分五裂比较相似。另外还有可能是液态的地幔运动十分活跃,对地壳的压强不断增大的缘故,我猜测地核可能是一种气态物质,因为地核的温度很高,因为在如此高温下物质很难保持固体状态,就如拥有巨大能量的太阳是气态的一样。由于地核为气态高温物体,放出的能量就会使得地幔更活跃的运动,所以地球不断的膨胀。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人们已经学会了改变物质温度的各种方法,来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物质的温度和分子运动的速度,有密切的关系。物质的温度愈高,分子运动的速度愈大;温度愈低,分子运动的速度愈小。因此如果到了一个限度,分子运动  相似文献   

13.
想一想     
生命到底从哪里来,现在连科学家也没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不过,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假说。最有力的推断 46亿年前固体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火山作用异常强烈,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还原性气体和水蒸汽形成了地球的次生大气圈层。后来地球温度渐渐下降,到温度低于100℃时,火山活动带来的水蒸气和热水在一定范围内聚积并形成热水池。液态水给生命  相似文献   

14.
宇宙中的正、负电荷数量居然不一样多。电在世界上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就学过,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些电来自于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子带正电,而电子带负电。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是相互抵消的,所以一般物体整体上不显电性。但摩擦之后,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跑到另一个物体,使得两者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是一种带电离子和电子的混合物,只要原子与它们的电子发生分离,等离子体就会产生。太阳耀斑和球形闪电都属于等离子体。由于离子运动的速度极快,等离子体出现的时候情景非常火爆,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但是科学家们却如同将闪电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众神,将狂躁的等离子体纳入一只小小的铅笔状装置中,使其为人类造福。人们将等离子体应用于医疗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不过一直以来人们所使用的装置又沉又大,像只箱子一样搁在桌子上。不仅如此,那个大块头所发出的等离子气体束只有几毫米长,至少比室温高出10摄氏度,对人体有害,而且还有产…  相似文献   

16.
要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的束缚。而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使得原子并非能将所有的光子都吸收。当可见光光子不能被原子吸收或有极少量能量被吸收,这样的可见光光子透过物体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透明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达到“透明”状态。根据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越低,其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的动能就会越小,如果要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使原子(或分子或离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当可见光的能量hv相似文献   

17.
问题与解答     
为什么改变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沸点? ——江西省广丰县广丰中学 杨红东 沸点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而分子的动能比较小,无法摆脱引力的束缚,所以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使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沸腾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互相摆脱束缚,从液体表面逃离,成为一个个的气态分子。大气压强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捂着液体的表面,不让分子轻易地跑出来。气压越高,液体沸腾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所以就需要把它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让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才能跑出去,这样液体的沸点就升高了。气压小时,分子逃逸需要的能量少,沸点就比较低。  相似文献   

18.
法国人德布罗意1924年发表电子波动理论文集,首先提出电子和原子中的其他物质组成都具有波动性,并进而提出微观物质也应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波思想,解决了原子内的电子运动问题,获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物质波理论,得到爱因斯坦的首肯,并后来成为薛定谔波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德国人海森堡1925年建立量子理论第一个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19.
<正>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自由落体状态下的物体总是往下落,因此地球上的固态水、液态水是很难"逃离"地球的。但是,地表的水会因蒸发、植物蒸腾或冰雪升华成为水汽而进入大气,而水汽的密度比空气密度低,水汽在静止的空气中有上浮的趋势。正如我们看到的水滴非常小、与气态水接近的白色蒸汽都是往上走而不是下沉。那么,水汽是否会一直浮升而逃出地球呢?气体总有从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扩散的趋势,近地面的水汽密度显然高于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固体物质中,每个原子都有固定的平衡位置,并围绕平衡位置不断振动。物质的温度越高,原子振动越剧烈,所以这种振动也被称为热振动。高温烫手就是原子热振动和热量传导的结果。随着温度上升,原子运动的振幅加大、势能上升,原子之间的平衡距离也相应延长。大多数物质的单位体积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