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文献先生在《语文课本中的“比况短语”》(贵刊94年第三期)一文中说:“比况短语作状语时,‘似的’也可写作‘似地’,……”但根据新语法体系可将结构助词‘的’、‘地’合并为‘的’的精神,今后在运用比况短语作状语时,可不必再分出一个‘似地’来。”  相似文献   

2.
“小白兔拔了5根萝卜,小灰兔拔了14根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比较两个量的多少,通常我们称它为“比较减”。“比较减”是减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教学中老师经常使“妙招”:圈重点字“比”,记住比多比少都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在教学中,我也如此,但不少学生还会出错。午间休息时,我安排班里的几个小老师辅导,过了一会儿,罗同学来到我身边:“老师,这个题目我会做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她说给我听。她一边指着图(如图1)一边说:“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就要先‘一一配对’,把小灰兔的萝卜派出5根和小白兔的萝卜‘一一配对’,派走配对的萝卜就是少了的,要减去,14-5=9,9就是剩下没有配对的萝卜数,也就是小灰兔比小白多拔的萝卜。”  相似文献   

3.
小熊笨笨问小松鼠(shu)胖胖:“老弟,‘几倍’和‘翻(fan)几番(fan)’是不是一回事?”小松鼠说:“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去乘以几。至于‘翻几番’嘛,就是一个数随(sui)‘翻’的次数扩大若干倍。举个例子,嗯,你给我先搬砖(ban zhuan)吧!”  相似文献   

4.
期末考试后,老师站在讲台上问我们:“考得怎么样?”哪知,同学们像是事先商量好似的——异口同声:“还行!”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就知道你们会说‘还行’,我能不知道你们‘还行’吗?‘还行’、‘还行’,什么都是‘还行’,以后给你们评分写批语时,我都给你们写‘还行’。”老师生气地离开了教室。试卷返回各班后,老师没有当即发到我们手上。第二天早晨,同学们早早来到学校,希望能从老  相似文献   

5.
睡午觉是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孩子们要么叽叽喳喳,要么在床上动来动去,我即使大声阻止,也难以安静下来。一次,程程小朋友忽然问我:“老师,睡觉是不是要关上‘小窗户’了?”“窗户关上了呀?”我很奇怪。“不是。是小眼睛。”原来她把小眼睛当作小窗户,多么富有想象!我指指眼睛和嘴巴,马上对小朋友们说:“现在,让我们关上‘小窗户’,闭上‘小门户’好  相似文献   

6.
在平反、落实政策大会上,支部书记一口气念完了给二十几位教职员工平反的决定。一位老教师激动地站起来说: “感谢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给我平了反!刚才书记念的,对我的评价太高了,也有些‘不实之词’。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谈谈: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我的一个孩子因考上大学,另一个孩子因入党问题,他们的单位来外调,咱们学校都给写了些不实之词,我希望支部跟这些单位联系、说明一下。……”听完这位老教师的发言,台下的教工(当然包括那些被落实政策的对象)一齐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7.
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提问:“我该怎样教育女儿学会‘分享’?她现在坚决不许别的小朋友动她的玩具,碰一下就哭得惊天动地.跟要她的命似的!”  相似文献   

8.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足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米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占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念演变过程来看.这是不当的。本人把占代“走”从“跑”到“走路”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三个时期:初变、渐变、质变。  相似文献   

9.
刚一进班,就听见同学们在议论:“等他一进班,一定要给他个下马威。” “对,太对了,我看干脆把他清出去算了。” 许多同学都在议论着,随声附和着,这使刚推开门的我感到莫名其妙:她们是想对付我吗?我也没做什么“重大刑事案件”啊,她们怎能如此对待我这只无辜的羔羊呢?向前走了几步,没人理我,她们还在议论着,看她们那表情,好像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明天就要降临似的。 “真是的,好端端的一个‘女儿国’却闯进来一个‘少数民族’,这叫咱们如何是好啊!” “哎,哎,听着,今天晚上咱们共同商量一下计策,如何?” 哦!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0.
丁志明老师的《(师说)几个背景知识的梳理》一文(《语文学习》2011年第6期)在谈到唐代儒家师道的衰微情况时说:“这种‘章句之师’是当时社会上一般人所鄙视的。另外.唐代上层社会所重视的师生关系则是科举制度下‘传主’与‘门生’的关系.是一种与政治利害密切相关的‘师’.也与韩愈所谓的‘传道之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相似文献   

11.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2.
本刊去年10期、12期刊登了“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有奖征文启事”,第11期转载了叶圣陶先生1961年写的《“教师下水”》。几个月时间,编辑部收到各地寄来的“下水文”40余篇,其中不乏从内容到形式都能给学生作示范的好文章。这些好文章有的已见之于本刊“‘下水文’征文选登”栏。 阅读“下水文”征文来稿,我们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征文稿是教师从小学生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模拟小学生的口吻写的。这就带来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样做好不好?  相似文献   

13.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语言学家王力同志就指出:“‘咬文嚼字’,原是用于贬义的,但是我想把它用于褒义,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咬文嚼字,要一字不苟地讲给学生听。为什么学生会写错别字,会念错别字,会用词不当呢?主要是由于不肯咬文嚼字,而老师们也很少引导他们去咬文嚼字……”(原载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四日《文汇报》)怎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点。(一)讲清词素,建字推敲。我曾问一个学生:“‘优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优良,非常优良。”我又问:“‘奇异’怎样解释?”他回答说:“很奇怪,非常奇  相似文献   

14.
“而”字     
有一次,一位教书先生给学生们讲解说:“这个‘而’字,是一个最常用的虚词,可以作‘但是’、‘和’、‘然而’、‘却’、‘反而’、‘如果’等使用。”  相似文献   

15.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  相似文献   

16.
常常有老师或家长抱怨:“那个小‘调皮鬼’,好像没长小耳朵似的,和他讲话总是不听。”每当听到这种话,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许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每天都用同样的‘台词’在提醒孩子,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已有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我姓“钉”     
“‘钉子’,早上好!”一进教室,寇宏昱就冲着我叫。我刚想回击,谁知范明源也冲我喊:“‘钉子’,‘钉子’!“”钉子”是我的绰号,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我姓丁嘛。说起我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呢!有一次,班长寇宏昱捡到了一颗奇形怪状的小钉子,就当宝贝似的放在桌角上面。然后,她笑嘻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19.
《山西晚报》2004年12月9日第12版发了一则热线报道.小学二年级课文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腊梅”变成“蜡梅”,学生家长和语文老师对此感到疑惑,并且担心学生以前学的是“腊梅”,现在改为“蜡梅”.到升学考试答题时该写哪一个才算正确呢?学校不同,使用的课本也会不同,小学生们所学的祖国语言文字也不相同,怎么办?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简称《现汉》293页.“叮咛同‘丁宁’。”951页:“[旁皇]同‘彷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310页:“[丁宁]现在规范词形写作‘叮咛’。”977页“[彷徨]……不要写作‘旁皇’‘镑徨’。”到底应当何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对《四川教育》(87年1、2期)所载胡文彬同志的《教师形象的“藏”与“露”》和李响同志的《给学生以微笑吧》二文的观点,在下均表赞同。然觉意犹未尽,也想凑凑热闹,罗唣几句,以为续貂之尾。胡文的意思是:“在学生面前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长‘露’出来,把自己的缺点‘藏’起来”,从而“在师生之间挂起一道‘门帘’,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全貌,给学生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以为老师‘神’,从而神往,进而敬畏”。李文讲,“在课堂上,面带笑容,给学生以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