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青年教师前职业适应困难及其原因;青年教师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及其成因;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适应及心理调适的对策,等等。这些探讨对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困难及其原因;青年教师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及其成因;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适应及心理调适的对策,等等。这些探讨对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明富 《考试周刊》2011,(22):26-27
教师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有着较强的专业性,正是因为特殊使命,教师往往承担着比其他职业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是造成教师心理脆弱的重要原因。青年教师,尤其是高校的青年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问题和冲突不可避免,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冲突的表现原因及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矛盾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变革、选择适应、教师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进行了剖析,强调进行心理调适,及时重建心理平衡,对于预防心理障碍、发展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调适具有时代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其内涵。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包括自我提升和外部提升两个方面,外部提升是通过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实现的,自我提升是大学生个体通过提高认知水平、培养积极情感、提高意志力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赵雪  张翼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4):99-100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艰难时期,承受着来自教学、科研、学历提升、职称评定、人际关系、应对各类检查等多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以帮助高校青年教师缓减职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心理调适中心通过开设课程、构建教育心理联盟、宣传健康生活理念等形式和途径开展教师心理调适的实践探索,就实践情况提出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探索音乐心理调适内涵及运用音乐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理调适能力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高校领导干部既是领导者,又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其心理调适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的培养与塑造,影响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在对高校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音乐进行心理辅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音乐心理调适内涵及运用音乐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可能性及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技术层面探讨和分析心理环境方法(心理调节环境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状态描述的"个案?镜像?统计"方法、心理环境信息检测的"信息提取?反馈?判断"方法、心理分析的"平衡点?扰动点?特异点"方法、心理环境调节的"选择?实施?评价"方法、心理环境调节效果评价的"前测后测?对照测验?调节因素与效果相关测验"方法。然后从咨询师思维的角度,概括出这些方法各包含的三个要点,并讨论了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咨询师思维本身也具有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直觉思维"三个要点,最后总结出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的"心理三角形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lturation attitude (i.e. adjustment and attachment attitudes) and individual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e. life satisfaction,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Additio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mension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ir mediation effect are examine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974 randomly selecte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ursuing their Master or Doctoral level studies in six Malaysian public universities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PLS-SEM)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in the research mode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adjustment and attachment attitude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while only adjustment attitude associates with depression. All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oreover,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life satisfacti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are supported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ustment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tudy implications and contribu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呈增长趋势,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调适技能水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笔者以生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市民在雅玛里克山心理调适实验.首先对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的生态建设进行了调查,并组织了部分市民进行了心理调适技能的培训,然后在山上进行了体验活动.结果表明,体验者的心理得到了良好的调节,心理调适能力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使编辑主体面临诸多心理压力,编辑心理的常态化及其心理调适刻不容缓。作为以文化传播和建设为己任的编辑来说,其心理调适亦离不开恰当的文化策略。面对其身份压力,编辑应坚持文化的开放创新,确认自我、激励自我、传播自我;面对制度性压力,编辑应寻求文化的审美愉悦性,调适编辑的理性压力、制度规约和市场化挤压。面对其他社会性压力,编辑应坚守文化的价值指向,调适过剩信息刺激、职业道德压力等。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及调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健美操运动员比赛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音乐调节法、呼吸调整法等手段,旨在促进运动员心理负荷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农村农民群体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农民群体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但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群体的心理状态中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如何解决农民群体的心理问题,加强农民群体心理调适,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使部分高职毕业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心理问题,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高职毕业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 ,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 ,心理素质如何 ,决定了教学秘书能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校企一体、四双驱动"的校企合作教学实施体系,给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课程建设体制、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目标设定的不适应,需要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须实行校企一体,共建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调适技能;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冲突,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产生,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形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做好心理调适工作,为其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