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理期末考试正在进行。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一向成绩优异的于可俊突然举手问我:“老师,我可以交卷吗?”这一问犹如一响闷雷,正在认真答题的学生都抬起了头,30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向了我,等待我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吴章建 《四川教育》2006,(12):44-45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将按惯例举行一次“爱国主义作文评选”,每个班推荐一至两名学生的优秀作文。接到通知后,我安排了七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每人写一篇,再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至两篇上交学校。这样省事高效,惯性的思维让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第二天中午,检查完自习纪律,我刚走  相似文献   

3.
严怡潇 《小学生》2006,(10):12-12
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一条小辫子,喜欢下国际象棋、写字。一天,我放学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书。”爸爸一听,刚才还春风满面的脸立刻睛转多云,睁大眼睛瞪着我,说:“不许买,家里不是有许多书吗?”我怕极了,心扑通扑通地跳,小声说:“都看完  相似文献   

4.
严丽红 《师道》2012,(11):26-26
燕子是时令的象征,它的身影活跃在四季的意象里。在人们的心里,常把燕子想象成一阙词,一首诗。燕子总会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抚慰,给人的生活带来一份美好。因为对燕子的喜爱,所以我选择郑振铎写的《燕子》这一课来上公开课。我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并让他们画画心目中的燕子。  相似文献   

5.
听风唱歌     
你听过风的声音吗?我曾仔细聆听过。 那还是幼儿园时,我每天上课都会坐立不安,动来动去,没有一点儿心思听老师讲课。奶奶知道了我上课好动.人在教室里心却早已飞到外面去时,愁坏了。  相似文献   

6.
臧晓霞 《班主任》2008,(4):45-46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下午放学后,学生们背起书包往教室外走,顺手从窗台上拿走自己的喝水瓶。(我班学生都把自己的水瓶摆放在窗台上)这时,一个学生举着一个矿泉水瓶走到我跟前说:“老师,这里面好像是尿!”他拧开盖子让我闻。我看着那半瓶黄黄的液体,心里马上升腾起一股怒火。太不像话了!我马上让学生都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追问瓶子是谁的?这事是谁干的?  相似文献   

7.
谁在思考?     
“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这答案不仅看似天经地义,实际上我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让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语课上,有多少次是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台下的“芸芸众生”发问;有多少次是我们端坐在写字台前“点灯熬油”,为课堂如何发问“犯愁”;有多少次是我们环顾教室,为“鸦雀无声”,无人回答而“灰心丧气”;有多少次……  相似文献   

8.
开学前,跟老师们聊天,一位老师说:“最近经常有学生给我打电话,问新学期是否要换教室?”原来,这些学生读完一年级,升二年级时没有换教室,现在由二年级升三年级,他们担心是否还在原来的教室上课。他们很想换个教室,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年级”学生。听到这些,我觉得孩子们真是太天真、太有趣了,眼前好像晃动着一个个充满疑问正等待回答的小脑袋。在我们看来,教室是表面的、次要的,读什么年级,书包里的书才是最本质的。再说,每个教室的设计是一样的,一样的课桌,一样的讲台,一样的设备,教室的布置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换和不换不会有太大…  相似文献   

9.
燃烧的夏天总是敲着锣鼓来的。那一通憋了一冬的雷鸡,馥是为一个大人物鸣锣开道,也像是为一个大人物送行。  相似文献   

10.
【话题背景】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安徽临泉县出现“超级大班”,一间教室竞挤了136名学生。记者看到.在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教室里共摆放课桌12排,横向摆10张单人课桌,两边为3张一组,坐4名学生:中间为4张一组.坐5到6名学生不等:老师的讲台两侧还各摆一张课桌。不仅如此.前后两张课桌之间距离不到30厘米.学生们一个挤着一个,连活动一下身体的空间都没有。由于4人挤3张课桌。学生只能侧身听课,坐中间的学生也只能是单臂放在桌子上写字.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11.
每个老师都遇到过贪玩的学生,怎么看待这些贪玩的学生,有老师认为贪玩的学生活泼、聪明。多数老师则抱怨、批评贪玩的学生“就知道玩,下午放学后留在教室补课!”“这个学生没救了,一上学就带个篮球来!”虽然从教二十多年,但对那些贪玩的学生,说不上讨厌,也难说喜欢。  相似文献   

12.
林慧敏 《江苏教育》2007,(19):16-17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处理工作,听到门外有个稚嫩的声音问道,“林校长,有位外国老师找您,我们可以进来吗?”“请进。”只见四(1)班的钱沛升同学轻轻推开门:“林校长好!”说着鞠了一躬,“这位外国老师要找您。”随后转身对着外国教师说:“这位就是您要找的林校长。”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星期五,天气格外晴朗.迈着轻快的脚步我走进教室。 “老师,今天我们班出了一件怪事,我的小红星都变成白星了!”“我的小红星也被擦掉了一颗!”“我们班长的十二颗星也都变成白的了!”……孩子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诉说着。看着孩子们迷惑不解的眼神,我明白班里发生了一件对孩子们来说非同小可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最近在学校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下课了,学生们急急忙忙地从教室里跑出来,说说笑笑地向楼下走去。刚刚上完课的张教师正慢慢吞吞地向办公室走去。突然,几个调皮的小男孩蹑手蹑脚地走到年轻的张老师后面,不约而同地摸了张老师的屁股一下,然后一起欢笑着跑远了。  相似文献   

15.
歌曲的演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而唱歌不仅仅是随意的消遣,也不是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调动丰富的情感,去感受、理解。歌唱重要的是品和悟,甚至是一种演绎。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通常,我们面临这样的尴尬:学生喜欢唱歌,却不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对于这个问题,同行们做过深入的研究,也有不少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今天,尽管就业难已经成为事实,但是只要我们深刻理解成功的本质,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断超越自己,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用智慧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并以回报社会为最高理想,那么成功并非遥不可及。你的努力就是在迈向成功,当你走出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时,成功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相似文献   

17.
老师:您一走进教室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大气不敢出、头不敢抬,就怕什么地方做错了,遭您训斥。 老师:您笑的时候很好看,为什么常板着脸,让人害怕呢? 老师:身为女教师的您,缺乏女性的温柔,却像个暴君,我知道您的出发点是好的,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们好、为班级好,能否改变一下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一堂公开课上,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开出,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我正要引导学生解答时,一个学生突然说:“王老师,这道题出错了,题目缺少条件!”看他得意洋洋的样子,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唉!怎么搞的,偏在这个时候出错!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都为我捏了把汗。  相似文献   

19.
张锦芸 《班主任》2004,(11):37-38
上个学年我任教的那班学生,送了个"杂锦菜"的雅号给我.为什么? 去年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我一进教室,就听到有人小声嘀咕:"又是一个‘肥婆',那么胖,肯定很呆板."我装作没听见,微微一笑,说:"各位好!今年由我,张锦芸老师来和五(1)班的同学交朋友,担任大家的班主任兼任教语文,希望大家喜欢我!"  相似文献   

20.
星期一,我刚进教室,小宇同学就站了起来,急匆匆问道:“老师,猪可以种(zhong)吗?”引得全班都笑了。经小宇进一步说明,原来是这样——星期天,小宇到姑姑家,看到路边有一面培上写着“种猪——向南100米”。对于今年才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种(zhong)确实没有学过。我刚想告诉他,是种(zhong)猪不是种(zhong)猪,可转念一想,我们平时都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生字,今天何不借此机会,让大家从生活中遇到的生字学起呢?讨论开始了,连平时一提问题便低头的同学都滔滔不绝。十几分钟过去了,“老师,猪不能像小麦、玉米一样,种在地下。”“我看过猪是由母猪生的,不是zhong的。”“老师,我查过字典了,种(zhong)字可以读zhong,应该是zhong猪。”“我听过人家说种(zhong)牛是大公牛,种(zhong)猪可能是大公猪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