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曰:"绣出鸳鸯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意思是说:绣出的鸳鸯可以让人尽情地欣赏,却断断不可将绣鸳鸯之金针让别人瞧去,其方法上的保守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恰恰要将金针度与人。  相似文献   

2.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3.
金代元好问曾写过这样一句诗:“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我认为,若把这句话拿到作文教学中来,应改为“鸳鸯绣了从教看,‘巧’把金针度与人。”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让学生不怕写作,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徐光启曾说:“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吾)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背过了太多的统一答案,做过了太多的练习,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到底拿什么来复习迎考?是人家绣好的现成鸳鸯呢,还是可以绣出千姿百态鸳鸯的“金针”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金代诗人元遗山有两句论诗的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所谓“绣鸳鸯”,就是以榜样示人;所谓“度金针”,就是以方法教人。元遗山认为教人写诗应“绣出鸳鸯”,以榜样示人,那么“金针”也就在其中了,这里强调了“绣鸳鸯”的一面。如果把两句诗拼作一句,就是“鸳鸯绣出度金针”。  相似文献   

6.
金针度人绣鸳鸯本刊通讯员白金声她,叫何玉茹,是双城市第十六学特级教师。翻开她的备课笔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的14个大字:“鸳鸯绣了任君看,要把金针度与人。”这两名诗,道出了何老师教学的思想──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她不仅要把“绣出的鸳鸯”来。为此她从...  相似文献   

7.
肖阳 《现代语文》2009,(4):19-19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诗曰:“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论诗》)魏本亚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以下简称《方法论》),不光厘清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走向,更把语文教育研究的“金针”度与每一位有心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 记得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位老师介绍治学经验时说:“古代有两句诗叫作‘鸳鸯绣罢任君看,不将金针度与人’。而今我要改一个字,把‘不’字改为‘并’字,‘鸳鸯绣罢任君看,并将金针度与人’我们不仅要把绣好的鸳鸯任你们观看,而且还要把绣鸳鸯的方法(金针)告诉你们。”这位老师常把自己发表的文章给学生看,同时还把自己怎样积累资料、如何研究学问,怎么样写成文章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告诉学生。这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9.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减少了客观题的数量,将诗歌鉴赏改为主观题,并且只考古诗。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都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鸳鸯绣了从教看,‘要’将金针度与人”,古诗鉴赏虽非易事,但也决不是九天月桂。高不可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以为应引导学生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鉴赏古诗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古人有"鸳鸯绣取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的说法。我当然没有织就鸳鸯的金针,但是作为一个新课程的实践者,我想把两年来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去寻找开启学生语文素养的"金针"。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注重对现成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只强调教师要把教材讲好,如同"鸳鸯舍去从君用,不把金针度与人",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不会读书学习,更谈不上爱好读书学习了。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则提倡反其道而行之——"金针舍去从君用,不把鸳鸯送与人",也就是提倡让学生掌握读书学习的方法,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并且逐步能做到会读书、会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论诗》中写道:“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想要让诗歌创作常写常新,就要像精美的刺绣一样,注意巧妙布局,晕染裁剪。这是诗人写作诗歌的心得,诗人又说:鸳鸯绣好之后,给人欣赏就可以了,切莫把刺绣的诀窍告诉别人啊。其  相似文献   

13.
张顺燕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鸳鸯既要绣出,金针亦须度尽"的观点,他认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方法。在张教授的指引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更加明确了新形势下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带领学生"飞针走线"。也就是说,教师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和学生共同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体验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4日,在广东茂名,我得以享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窦老师激情不失温润,雍容不失质朴,丰赡不失简洁,睿智不失诙谐,大气不失细腻,磅礴不失婉丽。她倾情打造的经典教学《晏子使楚》,可谓“鸳鸯绣取凭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  相似文献   

15.
论文写作对于正在读研究生的同学们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已故的王瑶先生经常给他的学生和同事们强调的:做学问,要用“写”来带动一切。用“写”来带动科研,这个路子是肯定对的。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论文呢,这个问题不好讲。“鸳鸯绣成凭人看,不把金针度于人。”即使不那么自私,金针如何度人却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虽已有12年之久.但在作文教学中仍有很多困惑:学生的“无从下笔…‘言之无物”:教师指导作文时“度”的把握……都让人深思。大家深知.学生要写好作文.只靠老师课堂上指导是完全不够的.它和学生的平时积累.  相似文献   

17.
概括地说,教师的职业内涵就是“教书育人”,但怎样准确地理解、把握其实质却并不容易。从教20多年来,我对教师职业内涵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刚当教师那几年,自己对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追求是“提高教学效果”,把着力点放在“教”字上,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使“教书”和“育人”成为两张皮,这从当年我的几篇文章中便可看出。如《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育人似乎不是教学题中应有之意,而成了教学外在的附庸。伴随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我逐步清晰地意识到,教师不仅要“鸳鸯绣取从君看”,更要“善把金针度与人”。在这个阶段,自己对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追求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把着力点放在“学”字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因此,积极开展了“学习指导”实验,成了全国开展“学法指导”和研究“学习科学”早期的“拓荒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传播,自己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又有了新的提高。教师既要“提高学生成绩”,也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促进学生成长”。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追求应该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把着力点放在“人”字上,关注的是活生生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学生的“发展”。为此,我和同事们承担了联合...  相似文献   

18.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莫把金针渡与人”的诗句,这是一时一事的话语。老师的教学,则不应该这样。教师应时刻注意“渡人以金针”。现在的问题不在“渡”与“不渡”,而在于如何“巧把金针渡与人”,如何“渡”得多、快、好、省。这里的“多”,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金针”;这里的“快”,就是要以易于接受的方式与语言表述让“金针”深入人脑,而不是一味地单刀直入;这里的“好”,应该是指让学习者牢牢地把握住“金针”,并尽快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此,则“眉”字就在其中了,效益也就最好了。那么,这里的“金针”是什么呢?具体…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正70高龄了。一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酸、甜、苦、辣”,莫不备尝。晓窗鸡唱,犹吮残墨而凝神。诠解蒙滞,审核踳驳,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要把真鍼度与人”,而不是“鸳鸯绣出凭君看”,这是师法的要则。我当过语言学研究生,也带过语言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寓实于教──“金针度于人”──四谈语文课堂教学西北师大附中刘於诚语文教学有活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读写听说,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学,扎扎实实地练,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手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学习语文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