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文化,可以从汉字的形、音、意入手解读。汉字是形、音、意一体的文字,望字知意是汉字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研究叙述的方便,本文选取汉字构形学的视角切入,列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字、词,通过分析这些字、词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对汉字文化内涵作通俗的阐述。先说说"教育"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字的文化内涵的角度,阐述了依据汉字特点形成的“科学分类识字法”,从“形”入手,以“意”为核心,把独立的汉字联系起来,组成一组组的字群和义群,是解决汉字繁复庞杂、难学难记问题的一把钥匙。从“形”入手、以“意”为核心的科学分类,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可以指导学生认字、写字,防止学生写错别字;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的词义系统。同时增加了识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教学却与文化渐行渐远,单纯地以识、记为主要手段,普遍存在人为肢解、形义分离、机械识记、牵强附会等问题,割裂了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忽略了对汉字文化的挖掘和渗透。笔者结合部编教材的文化特点,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入手,通过图字对照,挖掘汉字文化本源;形义关联,渗透汉字文化本质;举一反三,探求汉字文化本真;引经据典,深化汉字文化本意,对文化视野下一年级识字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汉字的文化性入手,阐述了渗透文化内容对于编写二语学生高级班汉字教材的重要性:可以达到汉字知识和文化的互证、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加深汉字的人文性、可用来纠正汉字的书写偏误、强化汉字的特定用法等。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世界上流传至今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到现在它依然魅力无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因为它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影缩的方式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字是汉字中的重要一员,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它排在第一部第一字。从“一”字及与“一”字相关的“天”、“元”等字的含义上,我们可以透析出汉字不单单是一种书写符号,它更多展示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更多地传达着中华文化的感性与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汉字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渗透。字理识字法可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且同时也可于教学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外汉字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中国的汉字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对《说文解字》中羊部字进行逐字阅读的基础上,对分布在540部首中的羊部字进行收集,通过对所收集的34个从羊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羊部字主要体现了与羊有关的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图腾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汉字,还应当将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结合起来,从汉字根源、字形结构和一字多义等方面进行汉字文化的渗透,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推动汉字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应渗透汉字文化。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学习特点不同,运用汉字文化进行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应各有侧重。低年段从字源入手,了解汉字构成;中年段从偏旁部首入手,进行汉字分类迁移;高年段从字义入手,体会汉字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史讳与汉字的关系、由此揭示出汉字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侧面展示了汉字的历史价值,从特定角度说明了汉字演变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汉字文化学是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汉字的构型及字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学不仅研究汉字本身的文化意义,也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当前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看,多领域、多方位的研究无疑是汉字文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我给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语文天地》和哈尔滨《教学研究》等刊物,写过两篇短文,提出了标音造字的点滴看法,承蒙发表,并肯定这是一种“创见”。感谢先生们对我的鞭策!但那两篇短文,援引的例字不到十个,论述也很肤浅。随着不断的探索与积累,窃以为在祖国崛起的今天,面对国内外开始学习汉字文化热潮,有必要使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再创辉煌。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责任!对标音造字法和全部标音字,必须从理论上深入解释,并系统加以汇编。如古文中的标音字,汉字发展中的标音字,现行简化汉字的标音字等等。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担负了传承五千年汉文化的重任。本文试从《说文解字》糸部字入手,分析相关字的字形、字义,并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浅析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字与文化关系密切 ,文化是造字的依据 ,汉字可以充当研究造字时代社会状况的材料。除了记录语言 ,汉字还有许多其他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注重落实语文的工具性,汉字教学则两者兼顾之。近年来,汉字教学在初中阶段明显弱化小学阶段,汉字教学的比重明显不足。本文从初中语文汉字教学的现状入手,聚焦于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落实随文释字、语境识字、强化写字的教学目标,促进汉字学科建设,落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字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说的是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很丰富,有一本讲汉字文化的书就命名为《字里乾坤》。中国的文明传承,中国的先民文化就蕴藏在非常形象的文字之中。这里试举一二课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识字教学普遍忽视汉字文化,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要改变现状,必须更新识字教学观念,开发以解析汉字文化为主的优质识字辅助教材,构建优质师资队伍的教师培训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识字课堂教学可以从汉字的字形、意义及汉字应用等方面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爱云 《沧州师专学报》2002,18(4):42-42,46
汉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一种表意文字。象形表意的特性使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影缩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以“君、民”、“男、女”、“夫、妇”三组汉字为例,探讨中国传统的尊卑观。  相似文献   

19.
六书与汉字构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分析研究,历来都将许慎的六书作为依据和准则。从汉字表意的特点入手来探讨六书与汉字构形的关系,可发现六书包含了汉字构形的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形体构造的类别,二是造字的方法。象形、象声、形声是汉字形体构造的三种类型,转注、假借是造字的方法,二不在一个层面上。形声字是象形字与象声字的结合体,代表了汉字构形表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吉祥合体字是一种组合文字,即民间常见的,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词语或词组如"双喜"、"日日有才见"、"吉祥如意"、"日进斗金"等,利用汉字笔画间架重新组合而成的合成字。它是一种特殊的汉字形式,相对于规范汉字而言,随意性较强,在笔画、部首等形体上常有自己的变化,具有图形化、装饰化的趋向性。吉祥合体字是现代汉字的独特组成部分,研究吉祥合体字,对现阶段的汉字文化及审美价值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如果应用得当,吉祥合体字的文化涵义及审美价值可以运用在设计艺术的多个领域。本文将结合吉祥合体字的文化寓意及其特征,对吉祥合体字的美学价值进行探究,研究吉祥合体字在多个领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