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玉珍 《职教论坛》2004,(8X):46-47
语文教学实质是语言教学。“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学,听说训练就是口头语言的教学,而朗读课又是听说训练的其中一种形式。如何在听说训练的朗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知识的记忆、积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式。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袁峰 《教师》2010,(20):41-4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温淑萍 《成才之路》2009,(29):42-43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语文教学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往往最容易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是语言素质教育。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有利的条件,实施朗读、阅读、运用等方面的语感训练,从而提高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9.
杨怡 《考试周刊》2014,(36):34-34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特别把课内外的朗读作为课程目标,可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习惯是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抓好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陈霞 《成才之路》2013,(20):79-79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途径。朗读是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想读,这也是做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一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朗读,可以说它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在朗读中训练学生懂得什么样的“意义”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而这个要求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体验和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不仅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积累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朗读和说话同为展示有声语言的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信心,规范语音面貌,积累词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水平。因此朗读是口语训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渎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抓住各种机会,开展有效的语言训练呢?提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鉴赏是语言提高的必由之路;积累是语言训练的不竭源泉;仿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是语言训练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朗读可以发展学生语言,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朗读训练与培养的主要策略应该是:激情引趣,愉快走进朗读;多种形式,提升朗读热情;及时表扬,激励学生"乐读".通过训练使学生的朗读技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三四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训练形式。朗读训练的功能。朗读具有以下四种基本功能:一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