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想象与联想进行作文教学丁世良牡丹江市向阳小学想象与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写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写作过程中,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表达方法和语言运用,各个环节往往需要想象和联想作中介。想象与联想贯穿于文章...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想象、联想都具有构形作用。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想象、联想都是对语言进行编码加工的过程,语言是以表象的形式表征的。联想的方式不同,语言的编码和加工也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联想的作用就在于在事物(“象”)之间通过特定语境的作用,“象”的意义内涵发生了某种置换与变异,换言之,联想使艺术语言的意指系统,由于表达层面的连接,导致了内容层面的改变。想象对语言的编码过程,就是使情感符号化,主体对语词的提取加工,是把概念还原为语象。主体通过分解、改造、重组、变形、典型提取等方式创造新语象,这个新语象的所指与旧语象的所指完全不同。艺术语言的产生,又是主体创造想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其创新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联想.想象1.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态,它跟想象一样,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有联想能力,才能思考清楚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好的联想力是作文精巧构思的基础,是用好语言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袁国 《语文天地》2012,(24):6-7
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写作素材、增加表现手段、深化思想内涵的重要技能,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必备能力。有步骤地进行联想和想象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一、在构思作文时,可以用联想取材要想在限定时间内,选取最佳题材,运用恰当方式,组织得体语言,进行完善表达,必须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 ,阅读活动既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 ,把读物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又是阅读者的大脑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联想和想象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还是阅读者同读物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就是培养以心智 (思维能力 )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要独立完成这种阅读活动 ,即把读物的语言、思维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想 ,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联想和想象 ,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交流 (共鸣 ) ,对于中学生 ,尤其是初中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翻译活动的形象思维要求译了解原作的思想情感及本形象的意蕴、深入迷行审美体验、运用联想、想象等主要思维手段,把情感投射进翻译对象,全面把握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发挥想象、用艺术语言再创形象、传达神韵。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写作教学,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写作教学中存在学生思维不清晰,思想不活跃,缺乏联想与想象能力。因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联想与想象的概念界定联想是由此及彼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引出与之相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实践中,有些学生不能摆脱事实的束缚,思路打不开、文思枯竭、思想闭塞、内容空泛、语言干瘪,就是缺乏联想、想象的缘故。联想、想象有助于开拓写作思路,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学习运用这两种手段,对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感谢对手     
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诗歌鉴赏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也就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那么怎样想象与联想呢?本文试图从诗歌创作虚实结合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晤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象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2.
试论联想和想象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想和现象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常用的联想和想象方式有神话想象、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科学的联想和想象以抽象的推理为主,一般来说有科学幻想、类比联想、科学假说和思想实验等类型,它们在人们的科学探索中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思维与思想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说思维是一个过程,那么,思想就是一个归宿。思想是最终形成的观点结论,是高端的观点结论。思维实际上推动着思想的形成,因此,有人把思维界定为一种运动的意识。文字是思维的桥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思维在小学阶段阅读中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想象,第二种是联想,第三种是推想。有联想、想象和推想相伴而行的阅读,才有  相似文献   

14.
感悟是阅读主体与文本在进行充满思想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学生凭借语言和语境直觉,对言语对象产生情感,形成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生成意义复杂的心理过程。文章结合小学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沈雪珍 《考试周刊》2013,(72):17-18
<正>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1]虽然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却能唤起读者的表象联想和想象,产生形象感。诗歌和文学作品是想象的艺术,而诗是语言的精粹,尤其要重视选择运用最易唤起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形象美感。诗歌的语言特质最具有形象美、情味美、凝练美、音乐美等。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特质,揣  相似文献   

16.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工大附中陈峰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联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飞跃是同一...  相似文献   

17.
王海霞 《辅导员》2014,(22):71-71
想象画教学是以培养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绘画教学方式。想象画教学经常采用无命题自由想象和有命题想像两种形式。无命题自南想象是指以想象训练为目的,不一定表现特定主题的想象画教学。首先,这种教学方法通常以实物启发联想。以实物启发联想要求学生观察具体实物,把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它与记忆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星星变奏曲》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第一,朗读课文,展开想象。领悟诗的思想内涵:第二,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亨受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教诗,与教其它文体一样,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按照诗歌的特点去教。必须分析诗的意境、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学习诗的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声凋、节奏,音韵等形式美。这里,我仅就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略抒己见。一、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则是意境。诗人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要再现诗中的意境,必须通过想象、联想。  相似文献   

20.
田福荣 《甘肃教育》2014,(16):107-107
正一、通过联想与想象品味文学作品的美感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品赏,常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因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乃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只是一群有组织的声音符号,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自己头脑构成具有光、色、态的图像。所以,学生的联想能力越强,生活阅历越丰富,则品的层次就越高,常有自已独到的新见。《红楼梦》四十八回,写香菱在品赏王维诗的时候,这样叙述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