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从全国和各省市试卷中的考题来看,都从设计新题的角度,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一项重要题型,2002年起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难度和灵活性略有增加。从高考分析发现,考生在此题上得分较低。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会发现诗歌的考点遵循《考试说明》,试题设计有意降低难度。本文拟从命题侧重点这一角度谈一点看法,以期为考生提供解答诗歌鉴赏题的门径。  相似文献   

3.
2002年全国高考语试卷第17题和北京试卷的第16题考查了初步鉴赏学作品的能力。两卷的共同特点是增强了主观题的分量和作答的开放性,指示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做学鉴赏主观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05年和2006年的《考试大纲》均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这些要求,对照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对高考诗歌鉴赏考查内容可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①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②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黄竞 《广东教育》2009,(1):20-22
一、从2008年高考广东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应试的基本要求 以2005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但我们对高考的思考和探索仍将继续。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与传统文化稍华融为一体的古代诗歌更成为了搭建在我们和传统文化间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理应得到我们更充分地重视和关注。现就今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部分题型谈一点我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2002年高考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进行研究,并对此类题型在今后高考中的前途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比如江苏2008年诗歌鉴赏题阅卷情况如下:分值8分,实际得分2.2分,得分率27.5%。这一得分是整套试卷各类题型中(不计附加题)最低的,因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当属诗歌。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宋诗词,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名家如云,灿若群星;论诗作,佳作如山,光彩夺目。而这些名家佳作,正是我们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重点。虽然,高中生也学习甚至背诵了许多名篇佳作,但在高考考查中仍无从下手,即使读懂了诗歌也很难品读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诗歌鉴赏的一些有效的鉴赏、分析的方法,提出来,为学生参加高考作为鉴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出台了,仔细阅读内容,确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和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所选诗(词)一般为一首,题量基本为2题,分值大致在6—8分,这样适宜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思考解读一首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只有北京、上海卷出了三道题,但这三道题中题型多样,有选择,有填空,因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思考动笔的内容并不太多。湖南卷虽出一道题目,但要求学生就颈联、颔联逐联赏析,其实动笔量也不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海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2002年高考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进行研究,并对此类题型在今后高考中的前途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山东卷诗歌鉴赏选的是清代徐兰的一首边塞诗: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王维的一首诗,考查内容是诗歌的炼字,题目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亦即诗眼。你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试题,看似见仁见智,但要答好它,也不太容易,首先得搞清什么是“诗眼”。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句,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那么,《过香积寺》的诗眼又在哪里呢?这首诗采用由…  相似文献   

16.
叶守义 《学语文》2010,(2):28-29
中国古代诗歌灿若星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传承这一瑰宝,每年的高考也把此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如何做好古代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容易取得最好的成绩?笔者归纳出语文诗歌鉴赏题所要考查的内容,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握其要点,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8.
诗歌鉴赏进入高考已多年,一直以来鉴赏题的得分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题材广阔,体裁众多,诗歌的鉴赏点多,题型也多。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在高考那特定的氛围中,考生常因紧张而不知道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采用对应的答题模式解答。如果我们能创设一种通用的方法去解答各类鉴赏题,得分一定会改观。我研究了历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参考答案”,发现不论何种题型的鉴赏题大多可以从两个角度分三个层次进行解答,我根据这个特点提炼了诗歌鉴赏题解答的通用模式——“两角三分”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上旬,包含了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考试科目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正式出台。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补充,《说明》同时也足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主要命题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诗的语言精炼、含蓄而跳跃性强,是理解的难点,这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角度。下面笔者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予以分析,并指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