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征集革命历史档案 我与尚在省档案馆工作的同志的经历相比,算是档案馆的老资格了.记得我从外单位调入省委办公厅档案科做档案员是在1956年10月,与我同时调入的还有陈作明同志.当时档案科刚建立,科长是张朴信同志.我和老陈的工作任务是征集整理浙江革命历史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
神州国光社(以下简称“神州”),这朵出版业的小花,从她诞生起就有过绚丽和繁茂,随着时代的巨变,她终于被“嫁接”而消失,结束了她从1911年诞生起历时43年的历史.1949年10月,“神州”经理俞巴林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后回沪时带回来柳亚子先生专为神州社写的一首诗,诗云:“四十年前旧国光,鸡鸣风雨曾相望,抱残守缺宁志愿,民族精神顿发扬.国魂终达奠神州,亿地劳民  相似文献   

3.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附近的板门店举行。为了报道停战协定的签字以及以后的战俘遣返、军事停战委员会及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大批中国记者云集开城。为了有效地组织好大家的采访活动,满足国内报刊及对外宣传的需要,从1953年7月成立开城记者团,到第二年春节后缩小为开城记者组而结束。我是在金城前线采访了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工作总结上月底,播音组开会总结了5月下旬的工作,每个人都写了《十天播音工作个人总结》,送编辑部主任温济泽同志看后,今天退回来了。温济泽同志患有很重的肺病,经常发烧到39度以上仍然坚持工作。有时医生不得不“命令”他休息几天,但有重要会议他还带病参加,有重要稿件他还亲自审改。他是我们的领导,参加革命的时间早,年龄又比我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编写人民日报史,我翻阅了自1964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以来十几年的人民日报的有关报道,感触良多。这项宣传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党报史上所罕见。那时候,全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山区平川,江河草原,处处学大寨,人人谈大寨。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竟然名扬全国,新闻媒介有其“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新闻队伍中的一支,我们是怎样书写这段历史的?我自己又是怎样想、怎样干的?我一边翻报纸,一边苦苦地思索。当然,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历史条件,尤其在“四  相似文献   

6.
《川东报》是中共川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川东地区800万人民的喉舌。《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周三刊的四开小报。社址开始在重庆南岸的黄山,1952年5月20日迁到北碚市天生桥。1952年9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刊登终刊启事。  相似文献   

7.
面对着室外含苞待放的繁花,我翻阅着新一期《新闻爱好者》,凝砚着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刊名,脑海里便泛起创刊时一些难忘的回忆。 《新闻爱好者》虽创刊于1986年的春天,可是孕育它的时间却是很久很久了。可以说,她是伴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而诞生的。或者说,她本身就是我国新闻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相似文献   

8.
1943年1月,在延安,我从中央研究院调到了解放日报社。这是我做新闻工作的开始。解放日报社在延安有名的清凉山上。清凉山靠近延安城,在城的东北角,中间隔着延河,它就在延河之滨。在这座山头上还有新华社。我一到清凉山,就听说新华社每天除了发文字广播,还有口头广播,口头广播的电台叫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台是在1940年底建成的。当时延安遭到日  相似文献   

9.
黄喜 《声屏世界》2008,(8):51-51
新闻播音员用语言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必然反映出播音员的态度,而这种播音态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和判断。可见,播音态度对新闻传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播音员确立正确的播音态度,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下半年参加解放舟山战役,到1955年1月份解放—江山岛,六年多的时间,我一直作为一个记者生活在浙江前綫。在这期间,我和前綫部队官兵同过生死,共过患难,尝过种种艰辛,享过种种欢乐,这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第一课 1949年11月间,当时我是新华社二十一支社兼拂晓报社的记者。支社和报社领导同志要我带一个记者组去一支部队采访。这支部队逐岛攻击,已经打下了六横、桃花等好几个岛子,正在准备向舟山本岛和附近岛屿进攻。我们要去的这支部队首先要过海。经过几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月初,我把围困沁源通讯集《没有人民的世界》编完后,有机会重返沁源这个三十五年前我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回想沁源人民在对敌围困二年半时期迎着豕突狼奔、腥风血雨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艰苦的生活和战争的危险,对新闻记者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考验。正如当时敌后根据地人们常说的,既要过好生活关,又要过好生死关。我开始做战地记者,是一九三九年在华北《新华日报》做特派记者的时候。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敌人“扫荡”太岳区一开始,我先随二一二旅转到外线,参加了芦家庄伏击  相似文献   

12.
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几年了。但是,抗日战争初期那一段经历,就好象发生在昨天一样。紧张而愉快的战斗生活,雄伟而壮丽的晋察冀的大山,亲切而可敬的老首长、老战友的面孔,仍然历历在目。也许因为这一段生活对于当时还非常年轻、幼稚的我的成长有决定意义的缘故吧,我总是以特别深厚的感情回忆它。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毕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3.
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所属的一部份,这一时期,中共关中地委办的报刊有: 《关中报》1938年底在关中分区所在的旬邑马栏镇创办,是中共关中地委机关报。主编由地委宣传部长高仰云等人兼。主要编辑有陈华(何承华)、毛岚、雷阳等人。刊登国内外大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它特别重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民谣、小调、歌词、唱词、故事、常识、谜语进行宣传鼓动。在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拥军优属、自力更生发展农副业生产、开展办学、识字。读报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由  相似文献   

14.
15.
外国记者服务中心一个外国记者在日本常驻,除了要办理居住手续,由区公所发给名叫“外国人登录证”的居住证明外,还需要在外务省情文局登记并办理记者证手续。我们在1964年9月刚到日本做记者时,中日两国尚未复交,所以,这些手续都由日本方面的高崎事务所(即后来的日方的  相似文献   

16.
来自国民党的利诱和威胁文汇报出版后,除单纯地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卖国外,可以说没有什么政治主张。严宝礼的唯一目的,是把这张报办起来,立得住,进而能赚钱,跻身于“大报”之列。我是一个职业报人,认识很幼稚,大学未毕业时(我当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就参加国闻通信社,半工半读。以后,长期相信胡政之、张季鸾标榜的“文人办报”的主张,不参加任何党派和一切政治活动,勤勤恳恳工作,抱住《大公报》的“铁饭碗”,一心只想以超然独立之身,办好报纸,为人民说话。当然,我那时心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六年前后,日寇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存亡到了紧急关头。就在这时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两件大事,打开了团结抗日的前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当时人们想要弄明白的最大问题是,西安事变是怎样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是什么?而真相一直被国民党反动宣传掩盖着,黑白颠倒,面目模糊。就在这时候,范长江同志在《大公报》发表了许多篇具有强大说服力的通讯,用事实回答了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九三七年年初的《陕北纪行》,突破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如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决策和共产党、毛主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主张,一时名震中外,反响强烈。我就是读了《陕北纪行》之后不久,一九三七年春天在郑州和长江相识的。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听他讲了对时局的看  相似文献   

18.
老骥 《青年记者》2003,(5):56-56
兵法1:过把偶然瘾实施媒体:《南方周末》战前最后一天,在北京,该报记者随意拨打巴格达城市里的电话,在几十次失败后,终于,艾哈默德一家出现在电话线的那一端。从此,艾哈默德一家就成为他们在巴格达的眼睛。于是,一条拨往巴格达的战争热线为我们提供了独家的伊拉克人民生活的真实景观,每次通话,这一家人都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他们这一天的生活细节。在洋洋大观的众多特刊、号外中显得格外实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图书馆开馆二十周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呵!当我回忆我在黑龙江省馆筹建时期的生活时,那种艰苦创业的情景便会一幕幕呈现在我眼前,仿佛是昨天的事情一样。我眼前首先展现的是文艺干校内的一栋两层楼房,这是我们图书馆最初的馆址。那时是一九五八年,全体馆员总共不过二、三十个人,除了几个同志是学过图书馆专业或  相似文献   

20.
我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了二十三年,但最令我难忘的是筹建时期的头三年。一九五八年三月,象许许多多支援边疆建设的青年一样,我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从北京外文出版社英文部自愿报名来到黑龙江省图书馆筹备处工作。当时省馆筹备处设在和兴路省文艺干校旧址后面一幢二层楼房的一楼里。除了几间小办公室而外,大部分房间及走廊都堆满了一箱箱从上海、杭州及各地调来或采购来的旧书。记得当时也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