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和学习环境。一个人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环境、教育、营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其中,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幼儿园与家庭必须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社会群体关系中一个包含多元因素的一个关系体系,它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关系,也包含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大部分是在学校养成的,特别是寄宿制小学。而餐厅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活动场地,生活指导老师如何与学生很好的交流沟通,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仅是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3.
浅论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相互依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也将从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而作为社会群体行为的社区教育应该说才刚刚破题,在相当多的社区管理实践中还没有引起重视,开展工作的基础尤显薄弱,这就需要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也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4.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学前教育应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5.
蒋亚辉 《中国德育》2015,(20):16-18
良好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实施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产生积极、快乐而正向的心理体验,形成正向感受。要将良好习惯内化为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养成教育的优秀传统,培育健康向上的班级生活,构建养成教育的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主要解决人们如何依据共同生活的原则、规则、权利、义务来相互作用与和平相处.它通常依靠禁止性规范来控制个人欲望,调节人际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除了考虑公正之外,还需要给弱者以关爱.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儿童庆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因此,作为学前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儿童盎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明确目标,有侧重点的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建立儿童成长档案,记录儿童成长历程;第三,创设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感染儿童:第四,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家校舍力,共同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习俗是某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群体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世代相习的群体生活模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等。在习俗里不仅积淀着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而且一定社会群体的习俗也会通过潜移默化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其成员的生活、言行、观念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约束效应。因此,习俗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无意识动因”,是个体的下意识行为和其它行为的“过滤器”,是个体行为内在和自觉的调节者。军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一个担任特别使命的武装集团,军队对其成员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孩子的学习,劳动等各方面去阐述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指出:家庭、社会、学校对孩子习惯形成的影响。强调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值得共同关注。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构建人生成败的必要重要条件,它象高楼大厦的坚实基础,只有一个坚如盤石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栋梁之材。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必须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也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漫长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对其影响极大。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我,有必要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0.
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幼儿健康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只有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才能共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针对影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家庭因素,也需要构建有效的家园合作机制,对幼儿进行补偿性的个别化教育,才能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刘瑛 《考试周刊》2022,(19):163-166
幼儿园时期,面对一帮生活尚未完全自理的孩子,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幼儿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依赖教师的培育之外,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只有实施家园共育,家庭和学校携起手来,才能共同培育出独立、健康的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与幼儿在学校和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密不可分。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模仿行为的时期,家庭、学校的环境都深深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要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分析阻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元素,然后对症下药,家园共育,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提高其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校园文化及其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从狭义的讲是指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实践中习得的思想、感情及行为的方式,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校园文化从学科上定义就是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有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总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周文真 《学周刊C版》2019,(18):102-103
小学阶段作为人的行为习惯重要养成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内通过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来提升小学生个人素养,目前已成为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目标。但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乃至社会引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及短板。因此,亟须立足于该板块教育现状,发掘潜在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措施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推动小学生的内外化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红宇 《天津教育》2020,(14):179-18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垃圾分类是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抓住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将垃圾分类教育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变废为宝思想,运用各种有趣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行动中学习家人对干垃圾的处理。同时家园联动,共同培养垃圾分类环保行为习惯,让幼儿从小树立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吴叶 《班主任之友》2022,(Z1):44-47
<正>班级公约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章制度,它的制订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文化建设、教育学生的第一步。好的班级公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班级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级公约存在不少问题,如过于功利化、缺乏认同感、针对性不强、执行不力等,笔者尝试运用“设计思维”理念进阶班级公约,让规则真正成为班级文明和谐、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往、道德等几个方面,大学生养成教育最终体现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今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也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有高校和学生自身的诸多原因。应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生行为档案,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程洁琼 《知识文库》2023,(5):181-183
<正>在我国,留守幼儿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幼儿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六周岁的儿童。大多数留守幼儿都由祖辈抚养,由于老一辈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意识不强,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不足,导致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自主性差、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习惯欠佳等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因此,文章以留守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培养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个人教育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建议,以供同仁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是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也是最容易在人生路上取得成功的。因此小学一年级学生要注重行为习惯和人格魅力的培养,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要有耐心去发现学生的问题,要严格要求学生做一个遵守规则、兑现诺言、踏实坚强、关心集体和他人的人,同时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拖拉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等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远远比惟成绩论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9.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低年级住宿学生年龄小,良好的学习、礼仪等习惯还未养成,自己管理、照顾、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差。一住校,衣食住行全凭自己料理,生活困难多,压力大。学校生活班主任只有细心指导,才能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健康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对生活也非常乐观和执着。因此,在新时期,寄宿制学校必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尝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一个爱学习、守纪律、懂文明的新一代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