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师通过批阅作文,可以看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文风是否端正。老师的评语常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有利于指导学生怎样"作文"和教育他们怎样"做人"。  相似文献   

2.
李静 《考试周刊》2014,(58):26-26
正亚里士多德曾说:"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能得到充分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那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脱离现实的理论,而变成"生活数学"。本文从课堂教学、兴趣培养、创造力激发和作业训练四个方面,剖析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阐明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陆续参加过关于作文教学的研讨、讲座等活动,受益非浅!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就会空泛地悬浮,无病呻吟地胡扯一气。生活本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然而如何把这一汪"活水"引进课堂,却也是很难!我们语文教师很多时候会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写生活体会、经历!把孩子假想成为一名作家,作文题目布置下去,第二天上交作文!试想一个孩子如何能较好地组织起自己的回忆与经历?他们的语言组织、构思布局、写作时的那一份耐心都刚  相似文献   

5.
梁厚芝 《成才之路》2012,(14):76-76
正古人并不知晓许多科学道理,却能运用生物学原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用尿液浸土壤使扦插的枝条容易成活等。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一思想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有很好的体现,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线教师,应使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孙云晓 《教育》2012,(15):9
今年5月7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实施5周年的日子。这5年来,全国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贯彻和坚持"确保落实学生每天在校期间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的规定上都取得  相似文献   

7.
正一提起作文教学,我们多数老师想到的就是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漂亮开头,如何自然过渡,又如何巧妙结尾等等,讲得有板有眼,让学生削足适履地作文,导致了千"文"一面。这种"八股式"的作文教学法,虽然在考场作文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难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也不够,平时除了作文课很少写点东西,大都埋头题海,写出的东西自然就缺少创新。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创新的作文呢?还真没有什么速成的"法门",还得"脚踏实地",做好日常积累和反复训练的功夫。一、"源头活水"——创新的源泉读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  相似文献   

8.
王隽莹 《辅导员》2013,(2):50-50
<正>某校的一次考试中有道填空题: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填"变成水了",有的学生填"变成泥了"。偏有个学生填"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打了叉。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教学中考查学生手段的单一和所谓"标准答案"的僵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并非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质上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独立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胜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定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说得明白点,就是要使学生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发展学生个性还要培养学生独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更被称之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学生思维的激活、能力的提升、认识和情感的升华,都离不开有效设问。关于课堂提问的作用,通过对相关论文的检索、分析、总结及日常教学的观察,主要涉及对教师和对学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我采用"三鼓励"的方法. 一是鼓励自主学习.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我按"自学-质疑-归纳-指导-练习"的步骤组织教学.学生自学后提出的问题,大部分能在学生之间解决.不能解决的归纳为以下几点: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②为什么爬山虎的脚先是直的,后来弯曲了?③写这类文章怎样才能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我根据学生的问题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例如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反复读重点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然后通过画图、讨论、网络演示等方法加深理解.通过一连串的读、划、想、画、议,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Open Learning》2013,28(3):287-29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lanning of student support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systems. The factors discussed aris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the demands of academic programmes and course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the scale of the programm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management. These factors interact in complex ways, such that while none can be ignored, none can be given overall priority. The elements stand in tension with each other, requiring tradeoffs that between them represent the core management achievement in the design of such systems. Given the differences faced by planners in different setting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re can be no universal blueprint for the design of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 The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ny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2.
13.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是否应该立即纠正这些错误以及如何纠正错误就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多年来语言教学中所关注的、并且存有争议的问题。本篇论文在分析和探讨了行为主义、心灵主义以及中介语理论框架下对待错误的三种不同态度之后,提出不能笼统的认为语言学习者犯的所有错误都应该得到纠正也不能随意的放任这些错误,应该对错误持理性态度,有选择的对其进行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应考虑到教学的目的、错误的性质、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水平、情感因素以及学习者的性格特征等五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由此进行适度的错误分析,帮助学习者有效地纠正错误,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The topic of geometrical optics was chosen to diagnose the preconceptions of 44 trainee teachers in this subject area. The scores obtained from a pretest were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several variables describing cognitive, academic and social facto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students’ level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ir pre‐knowledg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veloping an integrating paradigm for science teaching. Cognitive style appears as a further variable to be considered in this.  相似文献   

15.
日常化评价在自然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定,评价结果更为接近个体真实经验,评价的生态效度显著提高。日常化评价信息的获取需综合考虑评价目的、变量出现的相对频率、结构框架对评价精确度的可能干扰以及教师和学生负担等多方面因素;对获取信息的处理则应包括个体内和个体间两层分析水平。从实际应用来看,日常化评价尚待完善,完善的要点在于信息获取的方法、多层模型的设计以及如何减轻参与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李毛亲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51-55,60
探讨了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关于矩阵乘积的问题。首先是矩阵乘法引入时要注意的问题,其次是在矩阵分块以后探讨矩阵乘积的规律,然后是用内积的观点来看待矩阵的乘积。这样从多个侧面引导学生去理解矩阵的乘积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现行会计课程缺陷与"岗位导向"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会计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着未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任务划分单一,没有突出不同岗位的特点;忽视了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在会计实务上的差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等缺陷,不利于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岗位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会计职业入门、出纳员岗位、面向小企业的会计岗位、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岗位、报税员岗位、成本核算员岗位、会计信息化技术等为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A校在严格教学制度的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建立学评教系统让学生给教师打分数;对教师进行年度教学优秀评选;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可以累计。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考核方法缺乏有效的实施前提;考评方法会产生以量代质的行为激励;考核判断方法不能全面地选择优秀;激励放大机制不合理且恶性循环。这样的管理方法还会产生多种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多管齐下提高管理效率:针对课程进行类别划分;依据分数限制评价资格;平时成绩整合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纳入最终结果;客观评价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课堂条件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学生活动体验中得到的大量的是缄默知识,根植缄默知识促进学生深度体验,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值得尝试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主要举措如:在学生缄默知识分析活动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缄默知识知晓活动中强化学生体验意识;在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解决活动中丰富学生体验;在缄默知识显性化活动中深化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bridge the existing gap between biology curricula and students’ interests in biology, a strategy for identifying students’ interest based on their questions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the curriculum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level of generalizability of students’ science interests over 60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Portugal, Turkey, England and Israel, who chose biology as an advanced subject, their interest level was ranked in 36 questions that were originally raised by Israeli stud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from four different countries show interest in similar science questions. The most intriguing questions were the ones that dealt with human health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 Religious affiliation had the strongest effect on students’ interest level, followed by national affiliation and gend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udents’ interest in one context is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based learning materials in a different context. However, despite these similarities, cultural and sociological difference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