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题目并非在“绕口令”。它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中的两项内容。出“名人”的书由来已久,而“名人”出书形成“气候”,则不过是几年前的事。出“名人”的书,内容相当丰富:写老一辈革命家的书,写反面历史人物的书、写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及各个领城内名家的书。但作者都是“其他”人,而非“名人”本人,是别的人写“名人”,“名人”被人写。这类书往往有  相似文献   

2.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名人”是吸引眼球的一个代名词。利用“名人光环”、“名人效应”带动图书的热销,早已成为出版策划人的惯用法宝。名人书热销不减,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与隐患,本文就其一些负面影响作一探讨。一上世纪90年代初,名人书大规模出现。名人书一般分为两类:“出名人书”和“名人出书”。不可否认,名人类书在畅销书中占据不小的份额,然而当下,名人书(名记者、名主持、演艺圈名人、体育明星、某一时期的焦点名人等等相关的书籍)大有“滥”的苗头。尽管曾有媒体断  相似文献   

3.
书言书语     
《现代出版》2013,(4):10-10
我们默默奉献,好比无人看重又无法离开的空气;我们为人作嫁,好比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我们锻炼慧眼。慧眼识明珠,慧眼识英雄。我们关注新生力量,披沙拣金,伯乐一顾。我们在未  相似文献   

4.
书言书语     
正读书方法是在书中旅行,目接森罗万象,心游天地之间。发愤忘食,乃艰辛之书旅,有所收获,乃快意之书旅。——李乔《书旅》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5.
书言书语     
《现代出版》2013,(3):24-24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在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狂激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白,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的自传。  相似文献   

6.
书言书语     
正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巴金  相似文献   

7.
书言书语     
《现代出版》2014,(1):16-16
正多出好书,促进繁荣,不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出版工作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最根本性的任务,永恒的主题。把多出好书作为出版工作的永恒主题,这是我国出版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为满足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繁荣。这就从性质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出版工作者必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人民大众对好书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出版“名人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版“名人书”的问题,在出版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起过不小的争议,曾一度众说纷纭,沸沸扬扬。然而,直至目前,出“名人书”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并未消失或减弱,而且有愈益增长的趋势。实际情况表明,这一产生于“世纪之交”的文化现象,是很值得研...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书     
《出版经济》2004,(8):24-25
今天,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不要让那些垃圾读物占有我们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并非所有开卷都是有益的,因此,对书籍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10.
名人书事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之多,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他陪送了满满一箱书稿。他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口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1.
名人书趣     
  相似文献   

12.
13.
名人书趣     
傅增湘:舍鱼而取熊掌 傅增湘做过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大藏书家。从辛亥革命后,傅增湘大规模收藏古书,他经常流连于北京的琉璃厂、隆福寺书肆,又常到浙江、安徽等地访书,多得前辈藏书家旧藏。他的薪金,除生活费用外,几乎全部用于购书。有时绌于资金,往往借债买书,或卖旧换新。  相似文献   

14.
名人书语     
无论到任何时候.读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或考试之类功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名人名家“签名售书”想开去浙江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陈波唐桂礼近来,全国许多城市拉开了名人名家“签名售书”的帷幕。从潘虹的《孤梦独语》,徐根宝的《徐根宝如是说》,直至赵忠祥的《岁月随想》,一个又一个名人名家出现在书店前、广场中,把签名售书活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6.
陈勇 《兰台内外》2010,(4):64-64
巴金"忆书"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  相似文献   

17.
舒童 《出版经济》2004,(5):32-33
恩格斯读书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  相似文献   

18.
名人书序因为名人效应致使其广告效用日益凸显,序文内容本身包含着广告,无论是评品图书、赞美作者还是指摘瑕疵,名人本身就是一则广告.图书出版时请名人作序成为图书策划、销售的重要环节,读者的慕名心理更使名人作序蔚然成风,但图书自身的内容特点才是决定其是否畅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你听说过什么叫做“炒作”吗?你听说过什么叫做“吹捧术”吗?你听说过用金钱买名或用肉体换名的吗?你听说过为打造名人应运而生的“中介公司”和“运作组织”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千奇百怪的手法打造出来的“名人”,能不是假冒伪劣吗?  相似文献   

20.
王锋 《今传媒》2005,(10S):104-105
名人亦如瓷器,火候各异,成色不同,有景德镇之三味真火烧制,有鸡毛店之黄泥炉旁捏成,而无论何种名人,皆需严加教育,一如瓷器之需打磨剖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