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关系和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为代表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地震破坏情况,以及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经验和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区聚落灾后重建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聚落优化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汶川灾区聚落在重建后的显著发展:聚落空间结构上得到优化;聚落产业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区域特色城镇化逐渐形成.但聚落重建之后依然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是区域生态脆弱,生态服务功能突出;二是农村聚落、部分聚落无序发展和可持续生计重视不够.为此提出聚落优化建议: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与生态庭院建设相结合,实施生态林业,切实建立起生态补偿体系,以森林碳汇交易作为聚落优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巩固灾后重建的经济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4.
汶川经过近三年的地震灾后恢复建设,其旅游业复兴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课题组总结出汶川灾后旅游振兴发展的"三高一统"模式,即高目标引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统筹整体推进旅游重建工作,实现以旅游为主导,整体推进交通条件和接待设施升级、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关联效应、旅游资源整合和路线打造、民族文化保护和新文化注入、标准规范和品牌树立等重建路径,进而实现了旅游支撑系统改善、特色旅游村寨集镇、旅游带动产业升级、旅游布局科学合理、旅游文化彰显、旅游形象提升等六大突出绩效,最终全面实现灾后旅游产业振兴。"汶川模式"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主要以游览观光动机、逃离保健型动机、情感交流动机三种传统旅游动机为主。本研究明晰了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状态,为世界遗产地旅游恢复发展提供科学的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农业具有恢复性强的特点,抓住灾后重建机会积极实施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有利于四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重建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针对灾后四川的实际情况,就灾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不仅重创了四川旅游业,也暴露出四川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单一、市场狭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系列问题。四川省必须改变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九环线一枝独秀、过度依赖公路交通和成渝客源的产品和市场体系,加大对新环线的打造和新产品的开发,拓展客源市场,构建立体型交通网络,才能摆脱被动局面,促进灾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黑色旅游视角下汶川灾后旅游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内外黑色旅游发展现状为依据,通过了解黑色旅游的概念,针对汶川灾后旅游发展,客观地分析了黑色旅游发展的障碍及存在的潜在机遇,拟对灾后四川旅游发展提出对策,并指出黑色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灾后住房重建难题及救助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的最大的直接财产损失是住房毁损。汶川地震的一个社会背景是我国住房私有产权制度已建立,这与此前的重大自然灾害有所不同。因此,灾后住房重建是首要问题,永久性产权住房重建,对受灾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财产性的。住房重建面临的诸多难题,集中于如何解决购房建房资金和如何处理毁损房屋所形成的债务,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支持受灾群众进行住房重建;二是如何在住房重建中公平对待受灾群众;三是如何在最大限度的援建中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其他主体利益。难题的背后,是契约安全与契约公平的冲突。借鉴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住房重建的创新方式主要是对口支援、民间援助、住房联建、先提供购房资金再办理抵押。  相似文献   

10.
廊道旅游是指由旅游景区、旅游廊道和旅游节点为基本骨架的面、线和点结合布局的区域旅游结构体系。针对四川震区灾后旅游发展,文章对廊道旅游产品做了归类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酷的双重打击,理性地研究灾区的救灾重建机制,对于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文章在阐释救灾重建机制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预警应急、协调救助、信息公开、评估监督等机制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救灾重建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法律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资金整合、重视民间组织和强化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12.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经验是我们今后应对巨灾和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吸取和借鉴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对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与凝练.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为例,重点分析北川地震遗址和博物馆建设运动中所展示的对羌族文化的广泛关注及表述,借此探讨了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如何通过物象的收集与陈列。重新凝聚族群认同并再造不同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神、认知以及行为方面均有所表现。因此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照顾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本文考察了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阶段性和年龄性特征,提出灾后儿童心理的康复与重建需要开展多层面心理评估,并着重分析了开展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辅导策略、活动方式以及服务技巧。  相似文献   

16.
论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以服务困难群体为天职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重建中扮演着生活重建者、心理与文化重建者、社区重建者、生计和产业重建者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人才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更需要恪守灾害救助的价值和伦理道德,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开展人本化的社会服务。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和理论总结,完善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并最终将之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灾变景观是指汶川地震发生后形成的景观类型。这类景观以其强烈的独特性和特别的神秘感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汶川地震灾变景观不但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价值以及缅怀价值,因此对该灾变景观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残疾儿童,他们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提出对汶川地震灾后残疾儿童教育的具体途径,包括心理辅导、学校教育、生命教育和个人榜样示范以及电视媒体舆论手段等途径,以便引起大家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地质环境灾害损害了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而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防疫过程将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地震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多样性保护应该坚持系统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开展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评估、优先恢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对灾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严重破坏了川西山区农民的家庭经济以及对本土社区的生态、文化和政治传统,导致他们在生活安置、心理安慰、社区重建以及特殊群体的照顾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广大山区农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坚持地区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的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政府政策、法规的配套,分阶段、有策略地开展灾后山区农民的灾后生活救助与重建、心理救助与重建服务、经济救助与重建以及社区救助与重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