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时代>周刊把全球亿万网民评为年度人物.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不再仅仅是记者或少数人的特权,成千上万的网民正在书写着历史,改变着世界.只要有互联网,普通民众就可以把身边的新闻即时展示在全球面前.加利福尼亚记者、作家丹·吉尔默把这种现象称为"草根新闻".确切地说,"草根新闻"的来由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2.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制作相关新闻,以吸引网民,增加点击.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五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两会"专题点击量超过4亿,网民跟帖超过45万条.打开各个网站的"两会"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关于"两会"的一些常规报道,商业网站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自身强调互动性的特点,加强与网民互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当今新闻世界,已经进入"三国时代".报纸、广电、新媒体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但这些媒体之间,既互相竞争,也互相依存.传统媒体为了增加新闻源,开办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是网络革命性的行动之一,由网民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发布实时的新闻,同时,所有的网民可以参与互动.可以说,微博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传递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微博新闻:传统媒体发展的"又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10年,"小微博、大传播"是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概括.2009年底至今,以新浪微博领衔的中国微博传播的火爆式发展,不但改变了普通人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①微博新闻在成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新增亮点的同时,也让遭遇互联网挑战的传统媒体在迷茫寻路中,忽又"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6.
风生水起话"网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曦 《新闻记者》2004,(2):47-49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7950万,上网人数和中文网站正在呈“爆炸式”增长。因为信息流通的方便与快捷,新闻时事正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新闻时评,以其快捷、深刻、尖锐的特点,帮助人们聚焦、“消化”新闻,起到了宣泄公众情绪、调节社会舆论的作用。它是某些重大新闻的延伸和扩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新闻伴侣”。时下,很多报纸杂志都开辟了时评栏目或版面,从时效和容量来看,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咀嚼”新闻的需求。网上论坛的兴旺,使得网民有了发表意见的平台,人民网有“强国论坛”、东方网有“东方…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已经是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滚动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动态新闻正向专栏评论方向发展。网民不但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的每条新闻的增补发言框进行评论,而且还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网摘等网络传播形式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与评论,大家在网络上对一个人的发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读为生产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媒体表现出日渐强大的生命力,各家新闻网站都力图跳出传统的网络报道方式,在提升网民阅读感受上下功夫,利用不同的报道形式,给网民提供全景式的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交流"的特点 1. 关注大事要事,增强主导性."交流"已连续三年在两会中邀请代表、委员与网民开展对话.今年两会前夕,先在网站论坛上征集话题,并重点选择网民最为关心的医疗、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再邀请相关部门的代表、委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还把访谈中得到的有关新闻摘编出来,作为原创新闻在网上刊发,网民普遍反映很好.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终端的转移,人们阅读新闻的习惯逐渐转移到了以智能手机为主.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观看"两会"的方式.近两年来,两会演变成新媒体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传播成效集中检验的竞技场.在2017年"两会"报道中,从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二维码,到各区县级两会的图文、视频直播,各个媒体拼内容、拼手法,也拼技术.注重体验的新闻呈现方式成为亮点,媒体融合报道方面的表现也颇为抢眼.  相似文献   

12.
或者出于对时下"无错不成报"的不满或怨愤,抑或巴望"洁面美容"的高质量报刊多多涌现,也许是担任几家媒体阅评的责任感驱动,不知何时发端,我自觉不自觉地当起了新闻"啄木鸟",而且越"啄"越觉得有"啄头",越"啄"越感到有意义。同时,还"啄"出了体悟,"啄"出了经验。借这机会,与新闻同行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不断提高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负面新闻"常常成为权衡新闻效果的铁律,总是与"负面影响"牵扯在一起.人为将新闻分为"正"、"负"的"新闻观",不但让媒体很难操作,而且经常惹出各种风波.以笔者浅见,所谓"负面新闻"一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记者"的出现,让转型路上的传媒业再次感受到了悸动。在美国,机器人创作新闻已初露锋芒,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未来"机器人记者"不但可以写文章、做报道,还能对事实进行评论。更有专家预测,不远的未来,机器人还能够与人进行自由聊天和邮件通信,甚至可以演讲并回答人类的提问。《纽约时报》报道,某软件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记者"很可能在2016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党八股、枯燥乏味、不注重传播效果的弊病,并通过提高报道质量来吸引读者。时至今日,策划行为虽然早已在各大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但"新闻策划"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颇有争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学术界在"新闻策划"方面的种种争议作一番概括,并提出自己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展 《青年记者》2015,(2):29-30
大数据时代,纷繁复杂的数据渗入到新闻信息之中,新闻可视化成为媒体报道方式转变新的探索,无论是纸媒、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纷纷开始了新闻可视化的尝试。这种方式以数据分析为支撑,通过信息制图,将颇具深度的新闻内容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既尊重了时下用户轻量化的"浅"阅读体验,又彰显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具有"深"挖掘和"浅"呈现的双重性质。新闻可视化的二重性(一)"浅"呈现在信息高速膨胀的全媒体时代,读  相似文献   

17.
17年来,"任仲平"文章风生水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曾经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或一等奖,堪称"宝塔尖上的明珠".它以超大的篇幅、超长的写作时间、广泛的选题、独特的论述方式以及普遍的"论述框架"获得了新闻界认可,有网民称它为现阶段的"政治读本".从"任仲平"申报和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结果来看,任仲平文章无疑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然而从形式、思维、内容、操作理念以及操作模式等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它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实现政治意图的一种"理论文章",而非"新闻评论".对于这种以传播效率为第一要求的文体,我们在模仿它的同时,是否可使之更加"短、实、新"呢?  相似文献   

18.
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生成皆依托于相应的新闻事件,网民对这些新闻事件理解时的"成见"则是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从解释学视角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能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成见"、"前理解"及其具体表现方式,并指出这些"成见"、"前理解"形成的原因正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业界对"央视国际"的内容结构与发展思路一直争议不断,反对者认为它应该回归"新闻网站",赞成者认为它为同质化的新闻网站竞争趟出一条新路,本文作者分析了该网站现状和两种不同意见,指出"央视国际"的未来之路取决于网民与央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相继开播的新闻节目,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形式,代之以体现主播个性风格的"说"新闻的演播方式,像央视的<世界周刊>、河南卫视的<都市报道>等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们感觉到了传统的传播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新的传播方式正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