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霍夫曼水电解器从宏观方面验证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为了从微观方面直观地说明水分子的电解过程及水分子的组成,我们设计制作了电解水分子模型,把它作为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此模型还可以演示以下内容:①讲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时,可以说明,在电解反应过程中,氢氧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在反应前后它们的组合方式不同;②讲分解反应概念时,可以说明,电解反应只有水分子,电解反应后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③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说明,电解反应前有两个氧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电解反应后还…  相似文献   

2.
3.
大家已经比较清楚和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然而这只是指非电解质溶液在浓度很稀的情况下,它的饱和蒸气压的降低,凝固点的下降,沸点的上升及渗透压均与溶液溶质的本性无关,而仅决定于溶质的量的多少,即所谓依数性,因而必有下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铜锌原电池电解稀硫酸钠溶液实验在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教材中都涉及到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本文从中学习题及大学化学实验入手,分析了这些复杂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_i)与溶质的物质的量(n_i)及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c_i=ni/V由上式可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凡是可使n_i、V人发生改变的操作,均会导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产生误差,而n_i、V均不发生改变的操作,则不会导致溶液浓度的误差.现就以下4个方面做一小结一、取用固体药品(或浓溶液)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1.配制NaOH溶液时,称取已吸湿潮解的NaOH(偏低).2.配制稀HCL溶液时,仰视量取浓盐酸(偏高).3.称量固体溶质时,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未经调整平衡,直接称量固体溶质(偏低).4.称量固体溶质时,游码已经移动,但药品置于右盘(偏低).5.称量固体溶质时,使用生锈的砝码(偏高).  相似文献   

6.
一、稀溶液的依数性 当挥发性溶剂中加入少量非挥发性溶质时,就引起溶剂的蒸气压降低,且由于蒸气压降低,致使沸点升高及冰点降低。若将此稀溶液用半透膜与纯溶剂隔开时,还将呈现出渗透压力。经验表明,稀溶液的上述四种性质,在指定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后,只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称为溶液的依数性。这些性质早在十八世纪已被人们发现,并加以总结,本文拟从热力学观点出发,先讨论依数性之一——溶液的沸点升高与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然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 ,弱电解质溶液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Λ0 不能直接测定 ,它只能通过相关强电解质溶液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及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计算得出 .事实上 ,通过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测定 ,不仅可以确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而且可以确定弱电解质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 .与此同时 ,也发现了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8.
<正>在物理化学中讲到稀溶液依数性时指出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下降.而在无机化学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于在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溶质,溶液表面或多或少地被溶质分子占据着.减少了单位面积上溶剂的分子数,因此在同一温度下,溶液表面上单位时间里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相应地比纯溶剂减少,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把蒸气压下降的原因归结为由于溶液表面被一部分溶质分子占据着使液相分子从液体表面进入气相的有效面积(气化面积)减小了,因而单位时间里逸出的溶剂分子数即气化速度减小.也有人这样解释:“当溶剂中溶入难挥发溶质后.溶剂分子要逸出液面,除了受同种分子的吸引外,还要受到作用力更大的溶质分子的吸引,致使其逸出液面的阻力增大,因而蒸气压下降.”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首先,对于上面最后一种解释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知道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质的数  相似文献   

9.
由华中师范学院等编写的《分析化学》第七章“酸碱滴定法”中在讨论一元弱酸溶液酸度计算公式时指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既介绍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也介绍了电解质稀溶液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1.
向U-形管里注入饱和食盐水,并往两边各加几滴酚酞溶液。接通电源后片刻,阴极附近的溶液显红色。为什么呈碱性?统编高中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现行教材中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装置进行理性分析,并进行绿色化改进,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由于电解质在组成上种类繁多,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的情况也较复杂,在教学方面,是一大难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不同和电解后溶液中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情况不同,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概括和综合,认为电...  相似文献   

14.
氯化铜溶液电解后 ,阳极逸出氯气、阴极析出金属铜 ,这些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早为人们所掌握。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还发现阴阳两极区溶液的颜色、p H和浓度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 ,学生也不断提出有关问题。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些现象 ,给学生较为明确的系统的实验知识 ,我们做了多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 ,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一、实验1.实验仪器和药品( 1)低压电源 :12 V ,5 A( 2 ) U型管 :40 m L ,石墨电极( 3 ) p H81— A型酸度计( 4 )光电比色计 :5 81— G型( 5 )氯化铜晶体 :分析纯2 .实验装置图如附图所示。附图 电解 Cu C…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内容的拓展,对如何利用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为实施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本)P2页指出:氯气有毒,有剧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剧烈疼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的氯气会中毒致死。而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课本P63页实验24用石墨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对生成的氯气未作任何处理,而是直接逸散到教室里,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笔者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效果较好。图1  取一根两端带支管的U型管和两支小试管及带橡皮塞的导气管,进行如图1所示连接。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阳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湿润的红纸条褪色,湿润的KI淀粉试纸先…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本)P2页指出:氯气有毒,有剧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剧烈疼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的氯气会中毒致死.而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课本P63页实验2-4用石墨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对生成的氯气未作任何处理,而是直接逸散到教室里,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笔者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解不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的理论电极电位和析出的产物,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验证了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只析出红棕色单质铜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高三化学(限选)中“CuCl2溶液电解实验”的课堂演示装置,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在U型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个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电源下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电流表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上一层红色物质,阳极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在课堂上演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我们在以U型管作为电解池进行氯化铜溶液电解实验时,随着电解的进行,发现阴极附近亮绿色的氯化铜溶液逐渐变暗,且随着电解时间的增加,这段溶液可以变为近乎墨绿色,并与氯化铜溶液有明显的界面。与此同时还可观察到阴极碳棒上铜沉积速度很慢,量很少,电解时间的增加对铜的沉积并无多大影响。上述现象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进行解释呢? 二、探讨和实验 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实验,试图进行解释。首先,是否可能是碳电极上的一些碳粒进入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