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文明下的和谐德育关注的是信息时代青少年的伦理道德发展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亟需对网络文明下的德育的观念、内容、环境、模式做进一步探究,以体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舒萍华  王卫群 《考试周刊》2007,(37):135-136
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积极应对、因势利导,已成为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隐性德育对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德育具有影响方式的内隐性与间接性、影响过程的渗透性与无意性、影响途径的开放性与广泛性等特征。隐性德育对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具有认知的导向功能、行为的规范功能、情感的激励功能和美感的陶冶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大学生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形势下,坚持以学生为本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普及,网络已深入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代言人,必然也是利用网络的弄潮儿。如何文明的利用网络是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也应严于律己,在网络文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信息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将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程序软件为载体,以网络为途径的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相互交流的新文化。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认识网络文化及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这个全新的德育阵地。  相似文献   

7.
高度发达的理性文明造成了人们人性的失落,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分裂与冲突.本文在对大学生人格冲突的主要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在德育视野下构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各大专院校应针对青年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青年学生上网的特点与规律,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规范网上行为,倡导文明上网,着力构建青少年学生文明上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人格和谐发展,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德育的有效引导,在学科教育、情感教育两个维度下,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突出"学科导引-情感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自身需要"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德育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如何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网德教育成为高校工作者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对大学生的德育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校既要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也要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等,消除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德育生态与和谐德育在德育理念、研究背景、研究侧重点、表现形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也存在内在联系,并有许多的共同一致性。和谐德育是德育生态的重要理论基础,德育生态是和谐德育的过程状态;和谐德育是德育生态追求的理想目标,德育生态则是和谐德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建设网络文明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教师 ,在高师院校宣传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组织学院的一些专家教师针对高师院校应如何宣传贯彻落实好《纲要》发表意见 ,并以专题研究形式编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贯彻落实好《纲要》发表更多更好的意见。———编 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和谐人格的内涵分析、并根据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说明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已刻不容缓,和谐人格理应成为大学生德育的目标追求。文章从树立和谐德育观,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建立对话式德育模式,德育课程体系的和谐统一,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的和谐统一,校园德育环境的和谐统一。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和谐统一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德育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在获得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价值观受到冲击;道德品质下降;主体性迷失等。为了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全社会应该大力关注网络文明建设:第一,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二,个人、学校、社会齐努力,呼吁大学生网民自律。总之,要正视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健康的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的方便快捷,使部分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网络的虚拟性使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和法制教育,使其科学规范利用网络,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网络异化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和谐教育及和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  涂进万 《高教研究》2007,23(3):36-39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可能因异化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类的一种手段。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异化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当前,推进和谐教育和管理网络,防止网络异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是20世纪的一个发明,在21世纪获得爆炸性的发展.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大学生活中,网络德育可以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德育为先的本质是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德育为先在于充分发挥德育对人才成长的动力、方向和保证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