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指导我国一切改革开放活动的总原则,全国的物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都得遵循,外语教育自难例外。因此,当前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工作,应是研究我国外语教育的中国特色是什么,进而检查我国的外语教改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国特色,哪些地方淹没了中国特色,再据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这是一项极大的任务,须得外语教育界业内人士及关心人士携手全力推进。为此,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决定举办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以多种方式在全国展开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的研讨,提炼本国经验,把握时代发展,从理论高度为解决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奠定基础。 正当筹备论坛之际,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向中心负责人提出就当前中国外语教学热点问题进行大会辩论的建议。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于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以《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热点问题纵横谈》为题,安排了专门时间,举行了以探究中国外语教学基本理念为内容,并有500多位专家和一线教师、外语教研员参加的辩论大会。辩论在2007年11月1日晚七点半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辩论以两方出席的专家各二位为主发言人,与会者积极参与。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共进行了近三个小时,取得了一定共识和澄清了一些认识。就其内容和学风说,都可看作今后开展《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的一个序言。所以本刊根据会议录音,将会议的发言整理为文字,向同行通报,希望激发共鸣。此通报的标题系编辑部一再讨论后草拟,所通报的文字稿,曾送请辩论主持人审阅并转告辩论双方。现在作为《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论坛》专栏的启动序言,全文刊出,供同行了解、研讨。我们更希望同行读后抒发自己的见解,推动这个论坛的发展。 抒发自己的见解必须深入了解辩论发言之袁里含义的结合,此次辩论为了突出和谐互补的精神,把辩论都改称讨论。专家的辩论发言也极力以“协商式”地解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力避“PK”色彩。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但编者认为,辩论是维护参辩者既有观点,讨论则是共同剖析尚未明确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听众则在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作品评。所以本次“讨论”仍以称“辩论”为宜,而且了解辩论的发言就必须洞悉发言者的既有观点、主张,分析发言的涉及面以及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还要分析是否紧扫主题而未有意或无意地“偷换概念”。所以辩论比讨论深刻得多。辩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在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孙子齐宣王经营的稷下学宫就规范了中国学术辩论的三条文明规则,此次辩论主持人所订的四条讨论规则也与稷下三规则极为接近,因此编者把本次的讨论仍视为辩论,并于每位专家某些发言之后,仿古人读经后作注疏的办法,写上一点“读后感”,供读者思考时参考。“读后感”在相应发言之后另起一段单排,以示不敢与专家发言平起平坐;同时用*号及不同字体加以标示,以便区别,这是编者以读者身份所写的“读后札记”,读者也可不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关于中共“一大”迁址曾有这样的叙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由于是教科书,所以没有对“一大”会议迁址原因作太多的叙述。其实,当时发生的情况远比此描述得惊险、曲折,其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10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和中国哲学研究室举办室际研讨会,主题为“直面中国道德传统”。以下内容节选自这次会议的录音整理,甘绍平研究员的发言可能尚未修改而已文从字顺,我的那部分发言略有文字上的修改和补充,发表在这里供批评、讨论。我的观点还可参见拙文《反思儒家道德的情感与理性》,发表在国际儒联编的文集《儒学的当代使命》卷一,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口头议论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够在公共场合即席发言”,“做到言之有物”。“进行辩论能够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口头议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鹤鸣 《今日教育》2007,(1S):49-50
说到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朱福荣老师。我就想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作为首届重庆市名师、特级教师,他不仅在重庆市教育界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声誉。在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卫星会议21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曾做《新教材搭起师生成长的平台》的大会发言。可以说,在学术界也算是声名远播了。这种“声之远”缘自其“居之高”。  相似文献   

6.
浅谈《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凡例”的三个辩论点论及《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关“凡例”的三个逐次深入的辩论点。第一个辩论点:“凡例”是真是伪?1980年6月,冯其庸先生在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提交了《论(脂视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的论文,论证的中心意思为:《红楼梦》甲戌再评原本上并没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这个“凡例”是后人伪造的。他的结论如下:“我认为甲戌本《石头记》的‘凡例’其前四条是后加的,其第五条是就脂现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回前评改窜的。‘凡例’伪造时代,最早大致不能…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 有的教师认为《习作4》不好教,分析起来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很多教师对“剪纸”比较陌生.更别说是教学生了:二是在学生写什么的内容上游移.有的认为要围绕“剪纸艺术”来写.理由是教材用了大段文字介绍“剪纸”艺术:有的认为应围绕一幅剪纸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主题来写,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发言的学者是庹旌生。他曾留学丹麦.从《神州学人》创刊之日起.他就是读者。到美国后,每次来教育处.他都会拿上几本《神州学人》杂志。“这本杂志办得很好.特别适合留学生。记得1995年我曾投过一篇稿.题目叫《国旗》,《神州学人》的编辑还为这篇稿配了图。为鼓励中国留学生的孩子们学中文,杂志上还开设了“中文学校”栏目.我女儿曾为“中文学校”投过稿.并且还荣获了纪念奖——中国生肖邮票。”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暨《中国教师报》出版100期庆典”隆重召开。鲁善坤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大会并作了1个多小时的专题发言。在论坛上.鲁善坤用这段经历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校长必须努力成长为有思想的教育专家.并能得到业界认同;二.终生学习作为“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学术研讨会应成为比文凭途径更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读写》2009,(5):157-157
2009年4月4日,《博客族》首届校园记者站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行。杂志社有关领导出席.并与各高校联络人进行了亲密会晤。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各大高校记者站成员的精彩发言使本次会议进入了高潮,总站长张拓在会上宣布:“《博客族》北京校园记者站正式成立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2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主办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会议的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旨在探讨如何促进以教育公平与平等为基础的全纳教育。我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做主旨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在全民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并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相关主张。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读写》2009,(6):157-157
2009年4月4日,《博客族》首届校园记者站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行,杂志社有关领导出席.并与各高校联络人进行了亲密会晤。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各大高校记者站成员的精彩发言使本次会议进入了高潮.总站长张拓在会上宣布:“《博客族》北京校园记者站正式成立了!”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10日.“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佳木斯市召开,与会各级领导在大会上发言,他们在总结了过去一年基础教育工作的同时,根据《省教育斤基础教育处2004年工作要点》确立了今后全省基础教育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2013年12月12日的“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发布会(北京)上,罗增儒教授作了一个“中国高考之我见”的发言,在场有《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和CCTV、新浪、网易、搜狐等二十多家媒体。会上还就白皮书的发布及课程改革、高考、理科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本文由作者依据同名发言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5.
彭玉美 《四川教育》2006,(11):27-27
“自由补充发言制”是指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时,小组代表说完后,组内其他成员可“自由补充发言”,组际间可自由提问,开展“辩论”。用学生的话来讲“:汇报时有了他人的补充,自己就不再害怕了。”同时,有了组内、组间的“辩论”,学生也会逐渐适应他人的质疑,减少个人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日前,省委教育工委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与会同志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围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作了发言。会议对全省教育系统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漆权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和山东古国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孙子与齐文化学术讨论会暨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于1992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山东省广饶县召开,来自7个省市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40多篇,书稿3篇。会议期间,有60多位代表分别在大会和分组发言。现将有关论文和发言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关于《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思想李兴斌在《孙子伐谋思想简论》一文中提出,“伐谋”一词虽有独立含义,但它实际上是贯穿于全书的一种思想,他还从“狭义性”、“广义性”、“战略性”和“战术性”四个层次上分析了伐谋思想的意蕴,认为  相似文献   

18.
<正>1998年,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切尔克特到中国国防大学访问。切尔克特是第一次来访,国防大学十分重视,校长邢世忠亲自召集会议听取意见。副校长、各系主任、各处长都讲了自己的看法,几乎每个人的发言内容都是中美关系的原则,以及对于一些国际问题的表态口径。邢世忠校长环视会场,发现一个人坐在会场一角,只是专注地听别人发言。这个人就  相似文献   

19.
1993年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市场经济与中国”的国际会议。据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南亮进在《日本经济新闻》一篇文章中说,参加讨论会的客人有两个意外: 当时,美国的两位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及其他的外国客人,有机会在会场之外的客厅里会见了江泽民主席,会见时,首先由外国与会者就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发表感想,然后,江主席致感谢词,并  相似文献   

20.
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和中国正在更深入地融入世界,国际环境对中国内部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增大,同时中国外交对世界形势的影响力也在加强,因此,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研究在中国越来越受关注。但是,过去我们的学术力量分布偏于分散,在学术交流上我们亟需一个平台,既可以集合国内的国际问题专家一起探讨国际形势和政策问题,也可以在此平台上与国际上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使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走向世界。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国内其他13家国际问题研究单位联合发起了国内首家一年一度、机制化的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05年首届论坛的主题是:“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积极推进多边合作,多边外交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次论坛上,学者们探讨了多边主义的学理基础和实践意义、多边主义与中国、中国的战略选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并取得了某些共识。在此,我们摘登部分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并期望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发言摘要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翟东升博士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学与研究》主编李景治教授对论坛发言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