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在云梦秦简发现以后一直是关于先秦土地制度的热点,史学界对此作过相当多的讨论,对授田的普遍性与土地私有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战国国家授田和土地私有问题进行讨论,希望提供一些关于授田和土地买卖存在的新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 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  相似文献   

3.
在21世纪崛起的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群体,将武侠小说推进到了一个不同于“金庸时代”的新的武侠时代,虽然其特色明显,但其成就与金庸时代相比仍然存在着重大差距。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应该进人“后金庸时代”,其所表现的新世纪“当下经验”是前辈们所无法经历的,但文化素养和生活学识则应大力补充,也应有意识地进行武侠自身的媒体革新,才能不仅仅满足于畅销,而更要追求长销,形成经典。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参考》2010,(10):I0002-I0002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建校于2000年9月,时称清怡小学,以国有民办起步,2009年转为民办体制。学校秉持“以善良为伴,与快乐同行”的核心理念,精心打造全心全意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精致教育,赢得了家长、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5.
在尚可喜的人生旅途中,叛明归后金一直是一个学界争论的话题,无论是赞成,或是反对,都必然探讨其叛明归后金的原因。本文在综合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从明与后金双方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尚可喜叛明归后金的原因,并指出尚可喜一生中的重大建树。  相似文献   

6.
从因俗而治、分而化之和尊重黄教等方面,探讨后金绥服漠南蒙古的法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清一代,这一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成为清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为维护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秦朝实行每夫百亩的授田制,按倾征收田税是真实的存在而非“假设”,西汉完全沿袭了秦朝的土地、赋税制度、依然按顷征田税,西汉农民实有土地数与纳税数额背离,就国家而言农民纳税有统一数量标准,而农民的实际交纳数则决定于地方官吏的执行状况,没有统一数量标准;其实际征收程序亦复杂多样,从剥削率的角度分析,井田制的“十一而藉”和十税一相等完全成立;原对凤凰山简牍解正确,而李则误读该简,导致统计错误。  相似文献   

8.
土地问题是经济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等内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一个长效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配置方式即土地制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性质.朱绍侯先生花费50余年的时间和精力,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不间断地研究.关注新材料,把握新动态,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是他学术活动的特点.他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贡献,一是确立了"名田(受田)制"的概念,二是确立了"名田(受田)制"的性质,三是厘清了名田制与军功爵制的关系,基本搞清了从战国中期到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对近代中国租界土地制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从那时起直至近年,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上海租界。一般认为,上海租界形成了以“永租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或以其独特的契约称之为“道契”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19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逐步成型,经过租界当局与上海地方政府的反复交涉形成的。1847年,上海中外当局共同确认了这种土地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领域里,“制度”是古已有之的词汇,而“制度史”则是20世纪才出现的专史,后者的“制度”含义已与古人眼中的“制度”名同实异。古人所谓“制度”层次丰富,除圣人立制难以变动外,一般的经制与权制均可因时、因势、因事加以调整,属于人们行事的依托。近代形成的新制度观,源于西方冲击下参照西方寻求变革的需要,无论是维护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2.
以土地兼并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科大概念,统摄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充分挖掘土地兼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展开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清封建社会中土地、国家、农民、赋役四者之间的关联,梳理知识脉络,建构起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知识框架,进而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回顾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从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及我国土地制度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如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政治制度史”教学是新课标必修一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由于制度的千差万别,老师有时讲不清楚,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教学和学习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简单、高效、实在、科学地进行“制度史”教学,是很多历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试从六个方面与老师们交流这些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人体词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脸"与"面"是人体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高频词汇。按照"隋唐以前""、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进行梳理,发现"脸"与"面"这组人体词语的词义随着历史的演进发生了系列演变。找寻"脸"与"面"两者的替代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探究两者的演变过程,将有助于汉语史人体词汇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已经对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分析了当下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何物“均田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在 2 0 0 4年第三期、第四期上连续刊发了张尚谦教授的《何物“均田制”》一文。文章提出北魏均田令是在“均田”名义下制定的带有赋税品式色彩的“户籍样” ,不是分配土地的法令 ,后来增添了垦田法 ,它也是“府户”的“户籍样”。北魏有两种户籍编制格式 ,并对“均田制”概念以及关于“均田制”的各种解说提出了质疑与批评。文章认为 :以前对“均田制”的各种解说 ,把中国一段社会历史发展描绘成古代国家行为推动的结果 ,社会经济是国家控制经济 ,歪曲了社会经济基本上是自发发展的真实情况。文章“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本刊将此作为学术研究中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会学视野观察之,是想让具有乡土情结的人“倾听它的声响”。本期论坛主要讨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组合竞选”谁与之争峰以及影响农民职业流动的因素。陆学艺教授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格局。郭书田研究员认为,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在十四个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认为,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员认为.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组合竞选制”模式具有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同春芬博士则在全面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民职业流动的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  相似文献   

19.
“边墙”是明清两代对长城的普遍称谓。明代修筑南长城的背景,是在“动分彼此”的情况下,为了消极地对付湘黔川三省边境苗族人民的起义斗争,封固疆围,更有效地做到“来则致截,去则不追”的。清代南长城的修复最先由铜仁的松桃开始。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在湘黔边境大修边墙、广设碉卡,企图“遏苗之来,截苗之归”。南长城虽然是封建统治者隔绝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联系的一个硬件设施,同时也是汉族人民和苗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融洽史的一个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