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年制九册《鸟的天堂》 师:作者看到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你知道“兴奋地叫”就是……  相似文献   

2.
在一堂数学课外活动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树上有9只小鸟,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这时树上还有几只小鸟?”“这时树上还有8只小鸟。”一个叫徐卓的同学脱口而出。“错了,虽然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但其它的8只鸟不都被枪声吓得飞走了吗?这时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我颇为得意地告诉她,而且自以为这道题的讲解,从设疑到引学生上当,再到指导学生理解,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将“上当教学法”运用得潇洒自如,效果极佳。“王老师,我还是认为这时树上还有8只小鸟。因为这8只小鸟是刚出生的幼鸟,在巢里还不会飞。”这时徐卓不怎么服…  相似文献   

3.
[案例]《鸟的天堂》教学片段师:巴金爷爷是怎样写出鸟多的呢?生1(读):“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生2(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时站在树枝上叫,有时飞起来,有时在扑翅膀。”  相似文献   

4.
导语:倾听小鸟的声音 师:(提起鸟笼)你们看这只小鸟,它的名字叫相思雀。 生:老师,它会叫吗?为什么不发出一点声音呢?  相似文献   

5.
师:题目告诉了我们课文重点介绍的是猫。课文写了几只猫呢?生:两只猫,一只大花猫,一只小猫。生:不是,课文就写了一只猫,课文第4段第一句“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1、2、3段写的是大花猫,第4段是写它小的时候。师:你读书真仔细,还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生:这是一只性格有些古怪的大花猫。生:这是只老实的、贪玩的,但又尽职的猫。生:它小时候非常淘气。生:这只大花猫性格古怪。师:这篇课文重点介绍的就是猫的性格特点。大花猫性…  相似文献   

6.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7.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学案例片断一原文:“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赶海》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束手就擒”吗?生:就是被抓住了。师: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动作吗?(学生有的举手做投降状,有的把双臂反背于身后,有的还两人合作,做扭送状,真可谓各有千秋)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是否准确呢?大家的动作说明你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就擒”的含义,但“束手”如何理解呢,请翻开字典查一查“束”的意思,你们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9.
导语:谈情说爱师:讲课之前,我先提一个问题。你们说,人与鸟怎样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状态?生:和小鸟做朋友。师:做朋友?很好!那要怎么做,才是和小鸟做朋友,你能说清楚吗?生:与小鸟和睦相处,和小鸟亲近,给它们建造小房子,给它们食物。  相似文献   

10.
在上诗歌《家》时,有位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播放着多媒体课件: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小鸟在树林里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小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生:(异口同声地)真美,真好玩。师: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学生们各抒己见)生甲:(突然)老师,我认为课文写得不对。树林是“小鸟”的家,那“大鸟”的家在哪里呢?师:(先是一愣,立即随机应变)是啊,你说得很对。诗中只说树林是“小鸟”的家,那“鸟妈妈、鸟爸爸”的家呢?小朋友,你们认为该怎样说才正确呢?大家一起来把…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叫——生:“百合花开”。师:“百合花开”是一种特别美丽、特别神圣的景象,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12.
微格情境《学会查“无字词典”》是江苏版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即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教师教学本课时有如下情境:师:课文中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聪聪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生:聪聪像背书似地说:“强烈的阳光像火那样热。”生:爸爸说,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骄阳似火”的意思。师:聪聪和爸爸的解释是从哪儿得来的?生: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爸爸是自己观察得来的。生:聪聪是从字典知道的,爸爸是从生活得来的。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解释,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一、谈话回顾,激发探究欲望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英英的愿望是什么吗?生:英英的愿望就是能变成一棵树,玩的时候不会有人叫她吃饭。师:她的愿望实现了吗?生:实现了。师:当英英真的变成一棵树以后,发生了哪些奇妙有趣的事呢?生:树上长了很多的鸟窝,然后她请了很多小动物进来,然后她的妈妈也住进来了。师:可不可以把“然后”去掉,用简短的话说一说。生:树上长了很多鸟窝,英英邀请小动物住进来,她的妈妈也来了。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三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热身:我来画,你来猜。(教师用简笔画画鸟,每次只画一笔,学生抢答画的是什么动物?直到答对为止)师:这只小鸟有个特别的名字——拖拉鸟。活动一:故事导入,感知拖拉1.听“拖拉鸟”的绘本故事。(结合教材第10~12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吗?(板书:不着急、等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六七岁的儿子一边说,一边笑。妈妈说:“假如树上有10只小鸟,被你爸用枪打落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孩子说:“小鸟是人类的朋友,爸爸是坏蛋。”妈妈说:“我是说假如,请你回答树上还有几只鸟。”孩子说:“9只。”妈妈说:“不对,应该是0只。”“为什么呢?”妈妈说:“你想啊,有1只鸟被打落了,另外9只小鸟听到枪响,吓得飞走了,所以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了,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6.
胡林 《江西教育》2010,(4):32-33
【片段一】(出示课件)师:一只小鸟站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正凝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我们来说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读.(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师:读着、读着.你想说点什么吗?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疑问,都可以说。  相似文献   

17.
时常见到年轻的父母考察自己孩子的智商——一个典型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假如树上有10只鸟,猎人用枪打死1只,树上还剩几只鸟?孩子总是兴冲冲地回答“还剩9只”。“笨蛋,树上1只鸟也没有啦!猎人枪一响。剩下的9只还不都吓跑了哇!”父母的口气明显的失望。  相似文献   

18.
〔课堂实录〕师: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小时候又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默读第4段,画画重点词。生:猫小时候非常可爱。生:它小时候很淘气……生:它小时候既可爱,又淘气。师:你认为这一段,作者是写小花猫可爱,还是写它淘气呢?生:主要是讲小花猫淘气,表现在爱玩耍、不怕摔和胆子大这三方面。师:你读书很细心,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生:我认为作者是讲小花猫可爱,文章的最后一句“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师:有道理。生:我觉得小花猫的确天…  相似文献   

19.
小鸟的羽毛     
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小鸟,羽毛上闪着一 点点绿莹莹的光亮。小鸟的羽毛长丰满了 鸟妈妈说:“孩子.你可以飞了。” 小鸟扑扑翅膀.飞出去了。他停在一棵樱桃树上休息。樱桃树对小鸟说:“你的羽毛真美丽,我拿两颗樱桃换你的一根羽毛、好吗?” “红樱桃真甜!”但小鸟摇摇头,说:“我不换,小鸟不能没有羽毛。” 小鸟飞到一块草莓地。草莓说:“小鸟.你一定口渴了吧?我拿两颗草莓换你的一根羽毛.行不行?” “红草莓太可爱啦!”但小鸟摇摇头,说:“我不换.小鸟不能没有羽毛!” 小鸟又飞起来,飞得越来越好。小鸟在泥地里找草籽儿…  相似文献   

20.
郑百苗 《江西教育》2002,(18):30-30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段为: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两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师:“唯见”什么意思?生:只见。师:“天际”呢?生:天边。师:那么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