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红荃  艾杰 《职教论坛》2023,(7):120-128
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前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力量,以追求城乡共同富裕、繁荣乡村数字文化和培育乡村数字人才彰显其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独特价值。通过积累有效资本、更新不合拍惯习,助推数字要素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数字乡村建设活力。具体体现为积累乡土性文化资本、数字化文化、数字化技能以及数字化心理资本,更新农民“感性稳定”“被动参与”“能力欠缺”以及“旁观角色”惯习。基于此,农村职业教育应当加强与相关场域主体的合作,优化数字技术支撑的资源服务,构建培育农民数字素养体系,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高校“最牛考研宿舍”现象的形成机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最牛考研宿舍”现象进行了解读。在这一框架下,高校“最牛考研宿舍”的形成是宿舍学生“惯习”生产的历史。学生的“惯习”受到考研宿舍“场域”的形塑,考研宿舍“场域”的形成则又是学生的“惯习”长期建构、塑造的结果。研究发现,考研宿舍“场域”对“惯习”的形塑是通过“压力互给”和“支持互给”机制实现的。同时,考研宿舍“场域”的形成是全体宿舍成员长期共同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少数优秀考研室友的“惯习”发挥着“示范”“引导”“动员”等作用。但是,考研宿舍“场域”的建构可能受到宿舍成员同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校宿舍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强化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整体制度安排。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基于“场域—惯习—资本”框架,发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产教融合场域不完善、行动者惯习消极、文化资本不对接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调整场域结构和树立内部游戏新规则以形成新场域,培养行动者职业思维、培育职业观念转变认知以养成积极惯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地位以推动资本对接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职业教育身份惯习”的概念框架,以PISA2018数据中部分国家的中职女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学业表现、非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职教女生在学业和非认知能力方面均不如普教女生。关系欺凌是中职女生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结合学业和职业准备度的综合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女生依然属于“高学业低职业准备”和“低学业低职业准备”两类群体。其中,学业投入是影响职教女生学业和非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内普职分流的背景下,讨论了职业教育与性别的交互以及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性别隔离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以研究、实验职业教育为职志的。本社的终极目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一批热心倡导和推行职业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团体,有自己办学的主张和经验。这些主张和经验散见于它所出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资源和核心载体,其职业特征属性决定着校企合作共建教材成为必然选择。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已经基本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良性发展模式,但仍存在合作深度不足、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教材形式空洞、教材育人性功能欠缺等问题。从布迪厄场域论的视域出发,以场域、资本、惯习三大要素作为理论逻辑分析的主线,重新解读校企合作场域中共建教材的真实内涵与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场域论下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教材的新路径:构建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场域,推动“教材—课程—职业领域”的转化与融合;加强不同资本的融合,不断完善资源共建、成果共用、人才共享机制;培育合作共建的惯习,落实产教融合、供需结合、权力共享的合作理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当前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要求.为贯彻这个目标要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在方案制订中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核心指导思想,结合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教学对象来建设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一个背景、两个主线、三个层面、四个注重”的思路推进,为确保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要求无论重点推进哪一层面的建设,均需在“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两方面有所提炼和突破.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应坚持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相—致;正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范围;在建设中,坚持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和衔接;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机制等方面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与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包括高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组织领军型人才及公共服务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历程中发挥着创新驱动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职业技能培训打破"学术漂移"惯习,赋能技能资本;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就业守业"惯习,赋能人力资本;理想信念教育打破"旁观角色"惯习,赋能心理资本;能力培训服务打破"被动参与"惯习,赋能社会资本.因此,应当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完善"技术支持"的教学服务,打造"立体网络"的支援队伍,采取"理实结合"的培训模式,完善"训后指导"的服务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0.
黄炎培(一八七八——一九六五)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开创了一个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黄炎培的以“振兴实业”“教育救国”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思想,其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辛亥革命后,国内酝酿着一场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面抨击复古主义教育,一面寻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知识分子”在西方有两个起源:俄国起源与法国起源。西方近现代著名“知识分子”理论主要有班达的“精英知识分子论”,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和索维尔的“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等。本文对这三种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了解对“知识分子”多元的阐释研究,希望能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教师要对教育惯习保持警觉和反思]作为教育者,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教育惯习。而这些教育惯习又会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地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所以值得去拷问。教育惯习是教育历史的沉淀,它传承着并固化着教育传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继承并生成自己的教育惯习,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扩大至整个社会,将时间延长到成年乃至终身”等思想,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关于知识分子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还不充分。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和重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内涵的提出,更是突显出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价值。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理性思考知识分子问题,需要关注“主体”,溯本清“论”,重新审视知识分子理论;需要反思“关系”,实现党和知识分子“双美”共进;需要重视“文化”,发挥知识分子在和谐文化中的作用;需要思考“过程”,加强知识分子自身建设,转换知识分子的角色,明确知识分子的自身责任。这些问题的疏理和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惯习”是沟通宏观与微观、结构和个体之间的桥梁,通过“惯习”的分析框架,我们发现中学行政管理制度有利于行政人员,不利于教师,行政人员日常言行也表现出轻教学的倾向。公办中学学校行政人员特有的“文化”———行政优于教学,就契合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模式:结构———惯习———言行———结构。学校改革应从改革结构层面(制度)开始。  相似文献   

16.
王敏 《成人教育》2015,(8):30-32
以往农民工公民化研究范式仅从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中选取一两个要素进行研究,忽视了民俗、惯习等文化诸因素.事实上,农民工原来的农村场域、惯习对他们进入城市场域,形成新的惯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布迪厄场域—惯习论视角为城市化进程中,新居城市的农民工及其身边子弟的公民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人对物的改造与加工,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就是一种惯习。这种惯习,使课堂交往中的教师不自觉地主宰课堂,而学生则配合着教师的“主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教学场域的规则已经转变,然而在理念更新背后,“教师主宰”的惯习却未来得及被形塑,也就造成了交往阻梗。本文将从场域和惯习的视角对阻梗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出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的方向。在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产教之间供需双向对接和融合进展迅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仍处于浅表层,“两张皮”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合理、有效的机制是不断“深化”的关键所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教育问题的宏观视野和思考契机在教育话题探讨中得到应用。从场域、惯习和资本及彼此关系的独特思维和分析框架阐释产教融合机理,突破对布迪厄理论“碎片化、片面化吸收”的运用和概念工具适用的局限性,从打破产业场域与职业教育场域原有机制的藩篱、构建产教融合场域稳定运行急需的机制、创新产教融合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方面进行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朱俊  刘赛 《职教通讯》2023,(12):23-33
从因素、经验、策略三个维度考察了我国“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进展,认为当前“以学校为中心”的行动研究忽略了我国区域产业体系内部的产业特征,并给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深入产业体系内部,分析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制造模式等产业特征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影响,并转向“以产业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多数职业类院校中的知识生产以一种唯知识的生产方式进行,造成的弊端就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离.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标转向能力的培养,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学习成为职业院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智能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观成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现实目的和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