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57):85-86
英汉造句方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词类使用频率的不同,主要体现为连接手段的区别和词性的不同。英语多使用介词、代词、连接词等连接句子,而汉语则更多依靠词序、逻辑顺序连接句子。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等表达,汉语则多用动词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做大量的词性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2.
英汉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共性和差异,影响着各自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试图从分析逻辑思维入手,比较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探讨逻辑分析在英汉语言转换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逻辑差异决定了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进行创造性变通,本文由此出发,通过分析英、汉语言的逻辑差异在句法结构和表述形式上的具体表现,总结出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变通的三种具体途径,以期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逻辑连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汉英篇章使用的连接词不同,汉语以隐性连接为主,英语呈显性。翻译中处理显隐性翻译的转换是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对比汉英散文中逻辑连接的基础上,对其在汉英翻译中的隐性向显性的转换进行了分析思考,考察实际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注重形合的语言,其逻辑性由表层形态体现。但有时逻辑关系也隐含在深层结构中。美汉翻译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美汉语的特点及表达习惯.采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译文更忠实自然。  相似文献   

6.
语篇转换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对逻辑连接关系的处理。英汉语言中有很多逻辑连接关系是共通的,但由于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句法结构及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逻辑连接关系在双方语言运用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语篇转换时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语义及不同的表达习惯对源语中的这种关系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源语的信息、风格才能得以正确传达和保留。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大凡一篇文章,一个段落甚至单独的一句话,没有不按一定的逻辑组织构成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逻辑进行分析,按照语义层层剥出原文所表达的逻辑意义是必不可少的。而译者在深入透彻地理解原文以后,要以译文的形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和表达原文,使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样需要逻辑思维。可见,逻辑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语篇翻译过程是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等同性的构建过程。英汉翻译过程中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的等同性构建及其体现形式存在差异。无论直译或意译,原语篇的逻辑语义功能应在目标语篇中加以体现,以此保持语篇逻辑语义功能的等同性。  相似文献   

9.
朱碧珊 《成才之路》2010,(18):44-45
本文从"比喻"的定义及来源入手,从较新的角度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形象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并找出对应的转换方法。英汉比喻形象转换过程中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译者应当尽量缩小可译性限度,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将英文的词类完全译成相应的中文词类是不可能的,它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英文的词类灵活地转换,从而准确表达。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汉英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技法。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不同的宇宙观和不同的美学追求产生了不同的美学观:中国美学讲究"模糊",西方美学崇尚"明晰"。汉英散文翻译可从结构、意境和联想三方面体现汉英语言各自的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刘勰的"隐秀"观审视翻译中文学意象的传递,以期保持文学翻译所固有的文学性和民族性,成功实现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的第二次创作。"隐秀"观指出意象有"隐"与"秀",两者统一于文学意象之中。不同的意象对应不同的表述方式,译者如果在把握原意象的艺术特征基础上,对描述性、象征性和比喻性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在翻译时运用显性或隐性方法进行具体处理,文学意象翻译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明了英汉翻译中正反、反正表达法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的例句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规律,同时也证明了它是翻译实践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增词法是一种非常普遍而且有效的翻译技巧,它通过增加一些词来更真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并且适应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英汉翻译中的增词翻译有三方面的内容:语法增词、修辞增词和逻辑增词。  相似文献   

15.
英汉翻译中引申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翻译中必须考虑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使用引申法。从语言角度看,翻译时要按照相关的社科常识,依据上下文,从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基本含义出发,对所涉及的的单词、词组或句子进行必要的引申,选择较为恰当的汉语词、词组或句子进行表达。从语法角度看,可以把引申法分为修辞引申、逻辑引中和语用引申。这些引申法是构成翻译引申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基本能够使得翻译更加得心应手。从引申与其对象的概念来看,主要是从翻译引申时的范围大小、具体与抽象以及引中层次高低三个方面来掌握。正确使用引申法会使得译文更精彩。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化背景与英汉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笔者在文中拟就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制约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的不可译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翻译是否可能,什么是不可译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无论如何,翻译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些具体的无法翻译的语言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现象也有绝对不可译与相对不可译之别.  相似文献   

18.
19.
在翻译过程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翻译工作者有时必须改变原文的某些词语的词类或句子成分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词类转换法就是常用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