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榆 《收藏》2012,(2):132-139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首场北京国际拍卖会开始,已经整整走过了20个年头。这2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陌北 《收藏》2006,(4):138-140
2005年国内艺术品投资热带来的拍卖市场的进一步火爆。从各大拍卖行可观的成交额和拍卖会的动作情况及发展态势可以看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向超级拍卖会融合。  相似文献   

3.
赵榆 《收藏》2013,(1):132-139
中国大陆第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是在文博组织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大陆首开先河的第一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是’92北京国际拍卖会,它是在重重困难中开始的,而组织领导这次拍卖会的恰恰就是文博系统。  相似文献   

4.
赵榆  王彤 《收藏》2007,(10):184-187
随着8月20日中贸圣佳公司2007年春季拍卖会收槌,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春季大型拍卖会全部结束。此次中贸圣佳公司为期3天的拍卖会会场天天爆满,北京亚洲大酒店500个座位的大堂座无虚席,连通道都挤满了人,拍卖成绩喜人。其成功举办,既为全国春季拍卖会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又使我们看到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5年秋季拍卖会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以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好形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回顾回流     
裴元生 《收藏》2009,(5):25-25
1992年,中国开始开放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海外收藏家陆续把流落异邦的中国古董拿到大陆拍卖。文物回流升温并逐渐成为拍卖会主角。  相似文献   

6.
赵榆  关宏 《收藏》2008,(11):20-22
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华辰、北京荣宝八大拍卖公司2008年春季拍卖会,共成交文物艺术品11523件,成交额371亿元,比2007年春季的3096亿元总成交额提高198%。其中中国书画2008年春季成交1611亿元,比2007年春季的1302亿元提高了237%。因此,我们认为2008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总的走势是在平稳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榆 《收藏》2006,(4):140-143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006年的形势究竟将如何?综观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认为当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之后的平稳发展时期,这是收藏家入藏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8.
王雁南 《收藏》2008,(6):41-43
拍卖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拍卖行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外拍卖行业蓬勃发展的盛况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视野。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的一个拍卖行举办了“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1992年10月11日,北京21世纪饭店世纪剧场举行了“92北京国际拍卖会”,这两场拍卖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初显萌芽。1993年5月份,  相似文献   

9.
王昆 《收藏》2006,(10):150-150
北京嘉信拍卖有限公司是中嘉成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综合性拍卖公司。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生力量,嘉信2006年首次春季拍卖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春拍总成交额达到1.25亿元,  相似文献   

10.
赵榆 《收藏》2015,(5):158-165
本文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翰海、西泠拍卖、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十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为样本企业,对2014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6,(5):155-155
2006年3月19日,北京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北京港澳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场艺术品拍卖会,标志着其正式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2.
赵榆 《收藏》2012,(5):134-139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做出的贡献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显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行业,但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是文化企业,它们经营的文物艺术品都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从事的业务都属于建设人民精神家园的神圣工作,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其贡献主要有六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培养提高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每个拍卖公司举办拍卖会,都要大量印刷精美的彩色拍卖图录发放给收藏家和文物爱好者,同时,每场拍卖会还要举办预展,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走过0年了,无以计数的群众通过阅读图录和参观展览学习  相似文献   

13.
赵余 《收藏》2014,(3):122-129
一、在中国书画拍卖行情的拉升下,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 自2011年秋拍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4.
岳岩 《收藏》2010,(2):11-15
“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云集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顶级力量,同时引入了国际拍卖行业的一流专家,充分体现出行业已经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刘轶丹 《收藏》2012,(14):52-55
"艺术品拍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经过了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成熟阶段。"2012年5月3旧,在北京梅地亚举办的"中国收藏拍卖文化高层论坛"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如此概括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自上世纪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举  相似文献   

16.
赵榆 《收藏》2006,(5):137-140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缘起与现状 拍卖是舶来词,作为商品交易市场中最具活力和特色的行业之一,拍卖较早产生于欧洲。根据商品的数量、价值及购者的多寡,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一种为减价抛售,由高价向低价递减,也叫“甩卖”“大拍卖”;一种为由低价向高价竞拍,也叫竞购。我国的拍卖活动始于唐代寺院经济活动之中,“拍卖”这一词汇最早则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真正商业意义上的拍卖出现在19世纪的广州’J=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但始终未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拍卖业经过30多年的沉寂,直到1986年11月,第一家拍卖行在广州成立,1992年北京举办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会,由此拉开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赵颖 《收藏》2001,(3):81-81
朵云轩200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掀起了本世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后一轮高潮,令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之一振。该次拍卖会总成交额2500余万元,总成交率65.3%。  相似文献   

18.
韩涧明 《收藏》2013,(6):168-169
4月18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2013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时隔4年之后,面对新一轮市场调整,中国拍卖业各方代表人士再次聚首,共商未来发展之路。作为业内最为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创始于2005年。首届论坛的主题为“建设规范、繁荣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9.
韩涧明 《收藏》2013,(10):124-125
2013年7月31日,笔者在北京瓯江草堂见到了赵榆先生。这位见证了中国20年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的老人,今天仍然在为文物艺术品拍卖事业忙碌着。谈及20年中国拍卖市场,赵先生是这样总结概括的——看到苏富比、佳士得进军内地市场,很多人惊呼"狼来了"。实际上,我一点也不为我们的拍卖行感到担忧,这除了政策的限制之外,我们应该看到,经过20年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榆  唐小萍 《收藏》2007,(2):164-167
截至2006年11月24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第一集团的已有四大拍卖市场继举办了秋季大型拍卖会,它们是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公司。还有几家处于第一集团的公司晚于此时进行秋季拍卖。这四大公怀经营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