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珂 《今传媒》2013,(8):97-98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目前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占据了电视台收视率和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但由于近年来娱乐节目过于集中,观众选择范围缩小,电视台不得不引进国外的节目制作,于是荧屏上出现了一大批"国外模式"的娱乐节目。在各大卫视购买版权成风的时候,《我是歌手》冲出重围,通过国外引进与本土结合的方式,将该节目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刘珂 《报刊之友》2013,(8):97-98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目前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占据了电视台收视率和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但由于近年来娱乐节目过于集中,观众选择范围缩小,电视台不得不引进国外的节目制作,于是荧屏上出现了一大批"国外模式"的娱乐节目。在各大卫视购买版权成风的时候,《我是歌手》冲出重围,通过国外引进与本土结合的方式,将该节目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极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思想意识多元化,这就注定了电视娱乐节目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即使是品牌娱乐节目,也不得不随着大众的口味来不断调试和创新。从2004年湖南卫视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热播至今,平民选秀节目已经淡出观众视野。2012年末,湖南卫视推出重磅节目《我是歌手》,明星歌手参加比赛,观众投票表决,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也拉开了2013年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帷幕。一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风起云涌,成为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法宝。以下,我们从明星、媒体、受众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多赢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4.
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角度多元,互动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角度,也是不可不议的重要方面。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节目整体呈现出贴近观众,与观众的互动渗透在节目的各个方面,且紧密而恰当,真实而有效。本文以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节目为例,通过分析这档电视娱乐节目的互动创新,来总结出对于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创新有前瞻性与借鉴意义的结论与规律。  相似文献   

5.
郭泽德 《视听界》2013,(3):49-51
作为娱乐行业里由实践萌发的职业理念体系,娱乐专业主义逐步形成和完善,并逐渐成为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重要理念支撑。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歌手》,体现了娱乐专业主义的生产机制和传播特征。一、激发观众情感,引导社会正向价值观 1.真实真实本来应该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特质之一,但在娱乐产业的红海竞争中,假唱、炒作、无中生有成了很多节目争夺眼球的手段。《我是歌手》摒弃这些手法,将真实奉为节目最基本的宗旨。《人民日报》在评论《我是歌手》栏目时写道:  相似文献   

6.
林翔 《新闻世界》2014,(8):28-29
电视节目包含了大量叙事元素,《我是歌手》以参赛者为中心,他们是故事的叙述者,围绕参赛者整台节目完成一次流畅的叙事。本文将电视娱乐节目看作叙事文本,从叙事学视角浅析《我是歌手》节目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化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艺苑风景线》曾让无数观众激动不已。之后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近几年来,真人秀节目日益风行,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为代表,掀起了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狂潮。  相似文献   

8.
但敏 《传媒》2016,(2):65-67
电视公益节目作为电视节目形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电视媒体的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央视《春暖2007》进入公众视野,随之,电视公益节目在电视屏幕上纷纷盛开,央视推出《梦想合唱团》,湖南卫视组建《天声一队》,浙江卫视唱响《中国梦想秀》,东方卫视点燃《闪电星感动》……但无论节目形式如何,这些节目大多数是“公益主题、娱乐外衣”,在迅速发展的背后产生了若干问题:过于单一的表现形式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商业化运作也让观众难以接受,“公益热”开始渐渐降温,我国电视公益节目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9.
李杨 《今传媒》2015,(3):98-100
近几年,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深陷"引进+模仿"之模式。"同质化"的节目让观众进入了审美疲劳期,急需创新性的节目来打破这一现状。2014年8月23日,东方卫视力推的新娱乐节目《女神的新衣》首播并取得了在CSM34城市中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三,网络24小时点击率第一的好成绩。本文将通过研究《女神的新衣》在模式、内容、技术、互动方式方面的创新,进而分析其给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新闻世界》2013,(9):53-55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泛滥且同质化的困境中,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实力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让电视观众耳目一新。这档引进自韩国版权的节目,以其大手笔制作、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真诚的立意打动了观众,获得巨大成功。本文试从该节目的传播特征和创新营销方面来探讨《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的整合营销为例,论述了节目的品牌营销必须以观众为中心,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分析观众的心理与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节目的定位与包装,树立节目的风格与整体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的广告营销要寻求企业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品牌共赢,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节目的信息传播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节目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电视娱乐节目还需要多种营销媒介的整合运用。电视媒体必须将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话题营销等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用,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并注重节目的品牌延伸,实现立体式营销,从而传递一致的节目信息,打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电视娱乐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娱乐大众、调节生活的功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观众娱乐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与世界接轨的风潮,随着《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第一批综艺娱乐节目的热播,到如今以  相似文献   

13.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泽 《视听界》2001,(4):48-48,29
两年多以前,江苏有线台在创办大型娱乐节目《非常周末》取得成功之后,不顾鞍马劳顿,立即转过身来,筹办另一大型节目《地球村》。这是与《非常周末》迥然相异的一个节目。《地球村》关注的是新闻话题的阐述,而不是寻找怎样让人开心的点子;它的参与者多为学者专家,而不是歌星笑星;它对观众的期待不是一屋子笑声,而是每个人的专注与深思。两年来,《地球村》与《非常周末》  相似文献   

15.
电视娱乐节目,可以回避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抑,获得消遣娱乐,缓解精神压力,增加电视和观众的互动性。同时,电视娱乐节目在如何避免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增加高尚道德情操的引导,增强知识性趣味性等方面临严峻考验。本文试图以江苏卫视《一战到底》节目为例,探析其对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趋势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首播便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和社会效应,成为了国内新生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翘楚。本文将从规则创新、传播特征及文化怀旧三个维度来剖析、解构《我是歌手》,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音乐类娱乐节目生存发展的秘诀。  相似文献   

17.
娱乐热中的冷点关注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卫星电视节目的扩大覆盖,更加剧了这种竞争的程度。各个电视台为了赢得高收视率,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跟进推出《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一类的栏目,一时形成了娱乐节目狂轰滥炸的局面。这种节目的过多过滥,甚至一味地追星搞笑,势必使受众产生厌倦心理,最终导致大量观众的流失。湖北电视台双休部审时度势,尽力寻找观众需求的空白点,在周末时段的开发中,精心策划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阳光行动》,旨在利用电视传播媒介,把“党的阳光”送到千家万户贫困…  相似文献   

18.
张轶琳 《声屏世界》2012,(10):141-142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达,要求增办道德栏目、减少娱乐节目、增播新闻节目,各大卫视掀起了新一轮的节目大洗牌。真正为观众服务的节目破茧而出,情感调解类节目自然而然搬上荧屏舞台。看准当前社会时机,众多电视台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调解节目,《金牌调解》率先全国应用而生,成为了电视荧屏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9.
郭弘董健 《传媒》2014,(3):41-43
正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发挥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本文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实情况,梳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亮点,思考收视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今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及推动力,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爸爸去哪儿》节目创作背景在现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多元而深入的竞争迫使电视娱乐节目"娱  相似文献   

20.
《等着我》是央视综合频道于2014年4月5日开播的大型公益服务类节目,这是全国第一档依托国家力量和社会全媒体帮助的大型电视公益寻人节目。该节目自2014年开播以来就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引发热议。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样一个公益寻人栏目引发诸多观众的共鸣与广泛讨论呢?笔者将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等着我》节目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