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21世纪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本人就结合《电工基础》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构建新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双向交流活动的过程,交流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而新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会使学生产生压抑的心理,学生思维活…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师生互动是“生成”的动力,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生生彼此交流互动基础上而形成的语言表达活动,是语言交际性本质功能的体现.师生在交流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思维观点、价值取向等非智力因素是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语言学习的内驱力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教学氛国,丰富课堂教学的人文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在课堂教学中,蕴含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但这需要师生相互作用,发挥主观性与创造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教学互动,让课堂教学变为师生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的场所,变为学生乐学、乐思、乐于展示的舞台。一、引发情感,奠定师生对话基础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互动是重要而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有效教学方式,如此师生才能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补充思维,既突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目前中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宝贵经历,也是课堂实践中的宝贵教学资源,对于“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更要善于利用,因势利导,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正确归因错误,正确地、巧妙地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坚持以“课堂诊断”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范式之一。“课堂诊断”是指诊断者通过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师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活动、表现、情感、态度)、听(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交流发言和由此反映出的思维状况)、问(了解教师的执教意图与学生的内心感受)等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束缚。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本文中笔者主要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起师生的思维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达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并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改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探索适合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创造才能,已成为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和谐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平等对话,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释放创新激情。  相似文献   

12.
联系学生实际转变教学观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联系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程度与审美情趣和生活环境等现实情况,不能拔高,也不能应付。就目前楚雄市城区、坝区学校师生实际情况而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四点要求是必须达到的: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思想转变的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更注重语文教学的适用性、应用性,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空间里使思维得到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转变,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其次,创造陶冶、激励的校园环境气氛,把握“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思维活动,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二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这里,思维信息的交流是主要活动的形式。实践表明,教师如能充分而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使师生间的认识程序达到“同步”,引起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目标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促使师生的思维“同步”谈点个人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通过放手操作、合作交流、发散思维训练、大胆想象等策略来充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章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指出“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课堂教学要素的全方位有机设置,是落实启发教学、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统一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做法,建立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信息多边交流的新型关系。“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问题是教学的开端,问题是教学的主线,问题是教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要使教学的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的情绪亢奋 ,参与意识强烈 ,就必须要激发其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教学进程运动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力、想象力进入到最佳状态 ,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原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 (思维 )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学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在教学目的的论述中也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对这一个问题 ,浙江…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真正的活力激活只有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才能得以实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我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深深懂得只有在教学中构建师生情感平台,才能使课堂教学进行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创造智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讨论式”课堂学习策略,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能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发表见解的广阔平台。在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心灵的撞击、思想的对话,可以激起思维的浪花,形成辐射型网络式的信息联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语文教学的大家名师,不约而同地把“讨论”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程”中有它,陈日亮的“自学规程训练”中有它,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法”中有它,黎世法的“五步指导”中有它,张富的“跳摘实验”中有它……足见“讨论式”课堂学习策略效益显著而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近‘年的新课程实验,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