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面积三十九万四千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三的地区是山地和高原。它的东部是云贵高原的西部,称为云南高原,平均海拔两干多米。高原巾部山势比较平缓,边缘地带却因河流侵蚀,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一片层峦叠嶂;它的西部是由云岭、怒山和高黎贡山等山脉组成的横断山脉,属青藏高原向南的延伸。横断山脉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北部的部分,平均海拔达到四千至五千米。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2个少数民族,1778000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2%;有1个自治州、2个自治县,11个自治乡,有少数民族169万余人,占自治地区总人口的49%。湖北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规定的贯彻实施逐步形成了民族教育的新格局。目前,除中南民族学院以外,民族自治地方已办起了2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成人高等学校,15所中等专业学校,1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10所成人文化技校,461所中学,(高中70所,初中391所),41所农业职业中学,1851所小学,78所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大专以上的有5000多人。中专有7000多人,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就是科技文化落后,民族人口素质低。建国40多年来,云南民族教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各民族都培养了一批不同层次的人才,但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及先进民族相比,还存在着显著差距,这种差距甚至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每10万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全国有1442人,云南只有807人,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倒数第4位;高中全国为8093人,云南为4095人,居倒数第3位;初中全国为23344人,云南为13795人,居倒数第2位;小学全国为37057人,云南为37905人,居第8位。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全国为15.88%,云南为25.44%,居第4位。云南  相似文献   

4.
申红 《教育家》2004,(5):i005-i008
云南民族中学是国有公办省属民族中学,占地40.5亩,现有高、初中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500人,涵盖35个民族,学校有教职工108人,其中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教育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可对于云南民族教育来讲,却历尽风雨坎坷,走过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昔日的满目苍凉走向今日的辉煌。1949年,在云南省极为薄弱的教育框架中,民族教育就更加薄弱。在全省为数不多的大中小学中,民族教育只占极小的比例,只有45所民族小学,5所民族中学,l所初级师范,75所教会学校和2所私立民族中学。在校民族中小学生总计2万多人。到了1998年,少数民族中学生比1949年增加了7856倍;少数民族小学生比1950年增加了87.3倍。1949年云南解放时,全省没有一所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6.
7.
云南民族教育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过程,起点低,基础薄弱,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举步艰辛。建国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建成一个有云南特色的多元性民族教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现状,指出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经济基础薄,文化起点低,居住地区散,语言障碍大,师资队伍差等诸多因素。针对其特殊性,提出发展民族教育需处理好“治穷”与“治愚”,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母语与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地方化与引进骨干等7对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和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极大地摇撼着封建政权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在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表现为“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的斗争,西学与中学之争。”①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云南的近代教育事业也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萌发、兴起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云南边地民族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近代以来内忧外患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云南边地的各少数民族得以从文化上融入正在形成的近代民族国家,而教育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现结合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民国时期的云南边地民族教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力图发掘民族教育中的英文教育踪迹,为未来云南边地民族教育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解决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民族教育理论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军政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当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张爱英为适应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我们继续做好新时期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发行的《民族教育研究》,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民委主管、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为特色的民族教育刊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一个多山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中94%是山区;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少数民族人曰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国境线长4060公里,有15种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贫困面大,发展极不平衡。这些特点决定了云南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在我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相似文献   

15.
浅论云南地区的民族教育与民族语文牛耕耘我国的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民族教育具有两个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一是以少数民族为教育对象;二是使用民族语文教学。任何民族(除已失去自己本民族语言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中,我省有四十六种民族,其中,超过四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二十四个,是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毗邻缅甸、越南、老挝,有国境线四千零六十公里,有十余个民族跨境而居。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族民族分布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主要居住在边境一线和内地的广大山区,全省十七个地、州、市中有八个是民族自治州,另还有十九个民族自治县。因此,从我省的实际出发,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由汉、白、彝、回、傈僳等十六个民族276万人口组成的民族自治地方。白族人口87万,占总人口的31.6%,各少数民族人口128万,占总人口的46.4%。解放三十五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3年少数民族在中小学的学生数达到230,702人,占全州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44%,为1951年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6.5倍。1951年全州没有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只有三个县在中学办了三个师范班,在校学生39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77人。1983  相似文献   

18.
称多县位于著名的三江源,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兼营的闭塞贫困地区。全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辖三乡四镇,总人口42107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8%以上,农牧业人口34715人。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6所,其中县民族中学2所,乡级初中1所,县镇完小1所,乡寄宿学校10所,村级小学41所,幼儿园1所,全县在校生5316人。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却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称多县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促进了全县民族教育健康快速…  相似文献   

19.
北京民族职业高中是北京市第一所为少数民族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创建于1988年3月。作为学校校长,我在团结全体干部和教职工办好这所新型学校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教育改革发展迅猛,职业教育方兴未艾。但是,  相似文献   

20.
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要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抓好工作落实.通过学习,有三点体会:党的领导,是办好民族教育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民满意,是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