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自我成长历程中领悟到钱耕森导师的理念形成于"和的哲学"的时期,"和生学"是"和的哲学"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斗争哲学",钱师的"大道和生学"自身经历了"和生学""大道和生学"和"大道和同学"三个发展阶段,不仅强调异的价值也强调同的价值,更具有辩证性,也具有全面性,不啻和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正李志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深教授)说:"钱教授的《‘大道和生学’简论——‘大道和生学’:史伯开创,老子建成》一文确实很好,正是抓在点子上的哲理发挥,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很有创意的文章。我为他的阐扬高唱赞歌。他的‘和生学’虽重在人文社会,犹可与现代物理学作更深度的结合,更深入自然哲学。"唐圣(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康德、牟宗三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哲学博士)说:"爱哲学者,哲学乃生命,生命乃哲学也;如是地做哲学研究者,必当有建体立极之方向;必当循此方向而冥思之精构之。然确定一光明的学理方向,已实不易之;而循此方向建立一宏伟的哲学殿堂,更不易之。今‘大道和生’之智慧成为学界之  相似文献   

3.
大道和生学     
20年前,我到北京参加"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发表《"和为贵"新论——儒家与现代化》一文,明确地提出了"和生学",受到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广泛关注。大致同时,先后有冯友兰先生提出"仇必和而解",张岱年先生提出"兼和",张立文先生提出"和合学"等,呈现出"百花齐  相似文献   

4.
耕森先生大鉴:忻闻黄山书院拟以“大道和生说”为题,召开黄山文化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年会,不能躬逢盛况,谨先致贺忱.史伯之千古名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不仅直透天道创生固有真际,而且反映华夏民族原生智慧.尤要者,兹说之产生年代,迄今几迨三千年,然其慧光烛照,弥久弥新,宛若天示神启,犹如圣喻贤箴.  相似文献   

5.
《衡水师专学报》2014,(2):52-52
当今时代,风云变幻,纷争迭起,危机丛生,多元共处、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安徽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国际知名学者钱耕森先生以史伯的“以他平他谓之和”阐发史伯“夫和实生物说”,并特概括为“和生学”;又以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阐发“道生万物”说;打通二者,特命名为“大道和生学”。该学说可谓是解决当今时代诸多危机与矛盾的一剂理论良方,为我国别开生面的又一种新的和谐文化。2013年12月28日,在黄山文化书院成立25周年之际,特以钱耕森先生研究有年的“大道和生学”为本届年会研讨主题。本刊特刊发有关钱先生与“大道和生学”的一组文章,以飨读者,并引起大家对“和生学”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钱耕森先生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理论,突出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创生、诞生、发展功能,颇具新意。该理论契合史伯的“和实生物”与老子的“道生万物”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实践意义。主要展现为:和谐的开放生成性、和谐的价值生成内涵、和谐的谦下生成品质等。  相似文献   

7.
钱耕森教授创建了"大道和生学"的新的哲学体系,受到海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并公认跻身为哲学家。以下仅选出26位专家的评论与大家分享:1.张世英(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说:"拜读了大作‘大道和生学’,敬佩之至。你已是卓有成就的大家,还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中华文化做出更大贡献。"(2014年03月26日)2.杨柱才(南昌大学名教授)说:"张世英先生对于您的‘大道和生学’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实在是对于您  相似文献   

8.
就万物的起源、宇宙生成这一传统的哲学命题,安徽大学哲学系钱耕森教授从先秦诸子的和生、道生思想中体悟、发现、总结出“大道和生学”,打通了“道生”与“和生”的巷道,形成了完整的宇宙生成论,融和了道家的自然主义文化与儒家人文的和文化,揭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理论渊源,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理论,该理论把史伯的"和实生物"与老子的"道生万物"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联系现实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实践价值,对我们今天如何养护身心、待人接物、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大道和生学"理论,必将帮助我们达到自我身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领域的和谐,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提出了“大道和生学”理论,该理论把史伯的“和实生物”与老子的“道生万物”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联系现实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实践价值,对我们今天如何养护身心、待人接物、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大道和生学”理论,必将帮助我们达到自我身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领域的和谐,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钱耕森教授积几十年之功力,抉发出“大道和生学”。大道和生学乃中国古代形而上学之真谛,为中国古代一切学术之灵魂。中医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之瑰宝,深受大道和生学之影响。中医学实乃大道和生学之科学典范。依“大道和生学”观照中医学之原典——《黄帝内经》,认为:“和生学”是中医学建立的哲学基础和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也是养生学、治疗学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大嘴:大家好~~~看看我这新发型怎么样?哈哈,整个发型好过年啊!哦,差点忘汜介绍我的助理了,年度最有潜力新人——阿笨!!咦,跑哪去了……(呼哧呼哧跑来一个家伙)阿笨: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大嘴啊——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大嘴:非常感谢。阿笨:这就完了?没看到我饥饿的眼睛吗……大对年的你也不考虑赏我两个铜板???大嘴:去去,这离过年不是还远着嘛……别忘记了我们的正事,赶紧到论坛上看看去!阿笨:……  相似文献   

16.
这篇章是我历时一年的新儒家研讨课前段研究的接续。前此,我考察了“性”(这里译为“natural dispostion”)和“理”(通常译为“principle”或“patterned regularity”之间的关系。我为此写的前一篇章,着重探讨了我对“理”的认识,以及个体如何通过对语境中经验的研习(格物)获得对关系的鉴赏力(致知)。我尝试将“理”从预设的静止形式中解放出来,论证正是圣人——一位全身心投入到日常事务中的有血有肉的人一一通过天地之“理”的表达而使自我行为与“天”相合。  相似文献   

17.
路广志 《考试周刊》2012,(72):53-53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材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用“五学”为快乐课堂导航。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互影响、促进以及推动的,由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两者的统一是非常关键的。但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仍未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中的"教"和"学"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对化学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和义务是“讲”。不讲。怎为人师?但要少讲、精讲。讲到火候。讲到学生心里去。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去“讲”。我讲朱自清《春》时,先选择描写“春风”一段,从运用修辞(引用、比喻、拟人)、描写角度(听觉、视觉、嗅觉)、语言特点(形象准确)几方面具体表明了我“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讲”。学生讲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其他学生适时补充,争先恐后地讲述与众不同的意见。例如讲到描写“春草”的一段时,一般学生都能说出“钻”、“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等词语的简洁、传神。有个学生还认为“打两个滚儿”虽然不是直接写草。而是写人,但通过这句话,却似乎能嗅到青草的味道,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棒极了。  相似文献   

20.
王金枝 《湖北教育》2007,(12):54-54
今天,小成的妈妈不顾我的挽留和劝说,坚持把小成转到山东她打工的一所学校去上学。望着小成满脸的依恋和一双泪眼,我突然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伤感和失落。小成,这个曾经令我伤透脑筋的"问题生",如今是一名让我备感欣慰的才子,就这样要离我远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